甘兴琼
绵阳四中 四川 绵阳 621000
近几年,我校生源质量下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听得很“懂”,课后作业困难重重;或是课堂了然,课后茫然;或是学习新知识,忘了旧知识等等现象。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师讲风太盛,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二是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参与不积极,领悟,迁移能力较弱,学生对单一,思维量小的问题容易解决,对于综合性,思维量大的数学问题,抓不住问题核心,无法分解与转化题干而解决问题。
为此,我采取“独立先自学,小组成员互学,老师导学,集体共学,检测反思”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有效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自学。
教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去发现知识。数学课堂讲风太浓,强化了老师的主体功能,忽视学生个体发展,导致学习能力差,学习效果差。而“独立先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都卷进了知识的探究中,提升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思维发展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独立先自学,要求老师先提出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时间,达到的深度。这样学生学习有目标,有时间有内容,学生会带着问题学习,不是随意学习,学生学习更有乐趣,并提高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带着问题去静心读书,让学生都参与在问题的思考中,促进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出有梯度和有价值的问题,而老师只通过观察、答疑、抽查、询问、了解学习情况,针对先学中有共性的疑难问题及时点拔,引导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初二“矩形”的学习,我提出本节课学习任务并设置问题:
探究1:矩形的定义是什么?
探究2: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哪些性质?
探究3:矩形还具有哪些特殊性质?
探究4: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再学习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直接在教材中找出这几个问题的结果,而很多学生会去动手,实践操作,并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在得出矩形定义时,也理清了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从总体上学生了解了矩形的性质。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同伴互学(小组互学)促进有效学习。
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往往沉闷,学生思维很机械,造成“听得懂”“听得明白”,但做不来或“听完了,很茫然”现象。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师成了课堂学习的引导,帮助,促进者,成为学生思维火把的点火者,成为学生智慧的开发者。而学生则是新课堂教学的受益者。他们带着问题,在自主探索,同伴互学中,积极参与,大胆思考与质疑解决了自学中的疑难问题,获得新的知识,方法与技能,促进学习内动力和提升学习主动性,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同伴互学”可以采取分组分任务形式,也可以分组不分任务,主要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探索,寻求更有效的解决 问题的途径。
例如:矩形特殊性质的探索:在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上,用橡皮筋做出2条对角线,改变平行四边形形状,观察图形的变化,思考:
①随着的变化,两条对角线长度怎样变化?
②当∠=90°时,其它内角是什么样的角?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猜一猜,记录下来,学生兴趣盎然,提出对矩形性质的猜想?并鼓励学生对猜想进行证明或说理,共同归纳矩形特殊性质,弄清与平行四边形的密切关系,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使学生思维得到延续,使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共学,教师导学,展示成果,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都有想被老师发现和赞赏的想法,而老师则是提供一个学习过程交流的平台,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快乐,教师不是蜡烛,而是打火机,同时也享爱了课堂。
学生的学习成果可由自己来表达,也可以由小组代表展示表达,展示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听取他人的不同看法时,积极进行思考,提问并补充,相互学习与共勉,方法共享,强化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交流与展示等形式,让学生开口表达思维,点燃思维火花,开启了学生智慧,将知识转化为学习技能,教师在瓶颈问题中,适当点拔,疏理,补充,作出评价,师生交流过程中,思维的碰撞,燃起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更深化了知识的价值,学生更能积极参与,配合课堂教学,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课堂演示中,甲组学生展示了,通过观察、实践已发现了图(1)中有:AC=BD,AO=CO,BO=DO,即AO=CO=BO=DO=AC=BD,同样乙组学生观察到从图(1)到图(2)中有BO与AC的关系,并完成说明。丙组却对上述变化过程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个结论在其它直角三角形同样成立吗?丁组:对丙组同学的质疑作出说明,教师对丙组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归纳结论,这样理解到位,运用灵活,又有学习的深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优化课堂,及时检测,及时反思促进学习有效性
不定时的作业都是无效作业,为了了解课堂学习状况,及时采取课堂10分钟小测试,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公布答案,快速检测所学知识,暴露学生的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减少课后学习压力。
教之道在于设,学之道在于悟,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成绩都是在反思过程中取得的,在数学学习中,反思问题是获得提高的最好方式。课堂反思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本节课知识(概念、公式、定理)反思;二是对解题技巧的反思;三是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反思;四是对别人闪光点进行反思;五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反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学生反思,形成策略性技能和方法,感悟数学知识内涵,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根本上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