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浩铭(zhong haoming)
南京外国语仙林分校 21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旅产业相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京城墙是我国的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游客旅游、体验文化历史的好去处。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要利用南京城墙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本文结合这一背景下来对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旅融合;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
随着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逐步的提高,许多游客前往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去了解体验。南京城墙是江苏省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城墙的功能性也从旧时代的实用型转变成今天的文化型。我国的文旅产业结合不仅促使传统文化的重构,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在旅游产业升级以后,更加满足人们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政策,要对文物保护的利用的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做好保护文物的各项工作。
一、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南京城墙是我国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单位,它源于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主持建造的,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规模宏伟、结构复杂的城墙,被世界成为第一大城桓。在经过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依然岿然不动的屹立。近代以来,南京城墙在封建经济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现在只是起到历史文化的作用,成为南京文化旅游的热点地区。目前由于人为因素等影响对南京城墙造成不小的损坏,随着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所提升,因此南京市委江苏省委对南京城墙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视,与此同时提出了保护南京城墙的维护、修缮、和日常保养的意见,并制定了关于南京城墙的保护规划工作。在保护城墙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发利用旅游特色休闲场所,例如,中华门城堡、明长城历史博物馆、神策门遗址公园等,将城墙的旅游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另外,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以及宣传活动,将南京城墙推向了世界。
二、南京城墙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带动周边的发展
我国在2014年成立了南京城墙保护单位,方便对城墙的整体性进行保护和加以利用,由于南京城墙空间分布的不够连贯,涉及到的辖区也比较多,因此将辖区所属承担的城墙管理单位进行整合,将控制范围内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申遗工作的职责进行明确。但是城墙的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只限于城墙的本体,没有对城墙周围的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权限,这就导致了周边资源、产品、服务、设施、品牌发展带动能力不够,不能够协调发展。不仅没有将城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墙未来的发展。
(二)保护与利用关系不协调
南京城墙作为我国的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遗过程中。在此期间,南京城墙保护的相关部门在城墙本体的研究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基于这种情况,在城墙的开发利用方面大大减少了投入。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规定,对遗产的保护程度会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将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平衡,直接关系到城墙高质量的发展,并给其带来了相应的挑战。
(三)没有深入文化内涵
南京城墙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600多年的洗礼,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例如,皇权神授的封建建造思想,珍贵的城砖铭文、历史事件以及诗词书画等。
目前主要以静态的方式将历史文化的内涵进行展示,例如,通过资料图片、遗址展现、碑刻铭文、文化解读等形式。并没有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而且也没有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这样就没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深处的精髓。
(四)品牌价值不足
南京具有六朝古都之名号,历史名胜众多。南京城墙、夫子庙、中山陵、总统府都是南京这座古城的名片。其中南京城墙与其他的历史名胜相比没有特别的优势,在感知度方面也没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品牌的价值彰显度不足。尽管在南京城墙上举办了国内外大型的活动,但是反响一般,也由于宣传力度的不足,没有新鲜的元素。
三、文旅产业融合背景下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一)创新设计
保护和利用南京城墙是个系统化的工程,由于涉及到城市范围比较广,所以就要从长计议综合的统筹计划。在此期间应该成立南京城墙旅游发展的部门,在南京市政府的带领下,建立一个统筹协调平台,打破管理上的限制,使各个部门之间沟通顺畅,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将南京城墙与周边环境资源联动发展起来。在做好保护城墙工作的前提下,同步发展南京城墙的申遗工作和保护、利用、开发的工作。发挥南京城墙的这一资源发展南京全域旅游,和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二)加强文旅结合
南京城墙历史悠久,城墙外表具有坚实、宏伟、壮观的建筑实体,并且还有城墙的文化、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城墙的历史功能价值。因此将南京城墙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利用现代多媒体科技手段将这些历史事件还原到人们的视野,例如,通过AR互动体验把休闲业态、舞台呈现、娱乐体验等项目融合进去。并且深入的开发体验,让所有前往旅游对城墙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深度的体验,让游客获得了历史文化的熏染。
(三)将利用与保护关系科学处理
保护城墙与利用城墙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发生冲突,要科学的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促使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两者相统一。保护城墙工作的根本性目的就是促进文化资源的再生,在其中得到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南京城墙还处于申遗的关键时期,根据相关世界遗产保护法规定再联系南京城墙的开发的实际情况,在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来保证城墙的整体的完整和真实。
(四)打造品牌
在南京城墙所具有的属性和文化特征来看,可以在城墙打造城墙故事、主题演艺、体验馆、文化展览、城墙书房等特色来进行开发观光旅游、体育旅游、教育科研、文化体验等城墙产品,加强其中的关联程度,相互渗透不断的完善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利用视频宣传、营销手段等多种形式将南京城打造“创新名城、文化古都”旅游品牌的城市名片,进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南京城墙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城桓,其自由的布局彰显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在文旅结合的背景下加强南京城墙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城墙与周围环境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开发价值,将南京城墙推向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参考文献:
[1]刘心悦.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城墙的保护与利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000(005):162-163.
[2]南京博物院.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博物院旅游贡献度研究[J]. 东南文化, 2020, 000(001):134-144.
[3]韩浩.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物保护利用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 No.178(0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