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护理中实施重点环节精细化管理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1/1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戴豪娜
[导读] 探究对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戴豪娜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 目的:探究对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对护理重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比较护理后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人工气道建立3~5 d及6~10 d后,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330、6.250、4.340、8.570,P=0.037、0.012、0.037、0.003);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4、9.668,P=0.000、0.000)。结论:对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改善。
  【关键词】 人工气道 重点环节 精细化管理
  在急重癥患者的治疗中人工气道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有效维持患者呼吸,但长期使用人工气道会对患者的上呼吸道功能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严重时还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所以,临床上人工气道的护理十分重要。为探究对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本文以2018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人工气道治疗时间至少为10 d;年龄在80岁以下。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或存在精神疾病既往史;心、肝、肾等脏器出现器质性病变;不能或不愿配合本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8~76岁,平均(63.49±3.29)岁。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63.58±3.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上述患者均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排痰、扣背、口腔护理和安全管理等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重点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第一,气道湿化环节,按照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制定相应的气道湿化效果表,以主动加湿装置对患者进行加湿护理,在进行雾化时选择0.45%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以防止蒸馏水、碱性溶液或高渗盐水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危险[2]。第二,气囊管理环节,对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均选择带副腔锥形气囊的导管,在进行分泌物吸引时减少微量误吸的可能性,有效防止肺部感染;每4小时对气囊压力进行1次测量,根据检测的结果定时对气囊进行补气,使其气压保持在25 cm H2O左右,不能常规放气以使气囊作用发挥到最佳水平[3]。第三,气道吸引环节,对于吸痰管外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一半的患者,当其出现频繁咳嗽、肺部听诊出现痰鸣音、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或呼吸机高压报警的情况时对其进行吸痰;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后,再选择胸部叩拍、振动排痰或是其他适合的痰液松解方法;对于出现肺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通过密闭式吸引的方式来预防肺部交叉感染或肺泡塌陷的出现;当患者出现深度昏迷、咳嗽反应减弱或消失的情况时对其进行深部吸引,其他情况则进行浅部吸引[4]。第四,误吸防范环节,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对于洼田饮水试验Ⅱ级以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12分以上的患者应尽早使用鼻胃管进行管饲饮食,留置深度要深于常规水平7 cm左右;对于意识障碍或有较高误吸风险的患者,需要每4小时检测1次其胃残留量,如果残留量高于100 ml时,考虑暂停鼻饲饮食,如果上述残留量水平维持时间超过24 h,则使用鼻肠管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或腹胀的症状,则减少其肠内营养输注量或减慢输注的速度,在查找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则改用肠外营养的方式[5]。第五,消毒隔离环节,正常情况下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回路每7天更换1次,但如果管路受损、污染或出现耐药菌感染时,则需要对管路进行及时更换;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并根据患者口腔感染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的溶液;使用雾化器后必须及时用清水冲洗,然后用浓度为75%的乙醇擦拭后放置在无菌盘中[6]。另外,护理工作过程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改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3~5 d及6~10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工气道建立后相关疾病发生率对比
  人工气道建立3~5 d及6~10 d后,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330、6.250、4.340、8.570,P=0.037、0.012、0.037、0.003),见表1。


  3.讨论
  人工气道的护理涉及很多因素和环节,任一环节管理的缺失或失误都可能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提高[7]。现阶段,我国人工气道的护理力图对人工气道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护理,对于重点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却不到位,因此临床效果并不理想[8]。本研究在结合以往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人工气道护理的重点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有效提高了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气道建立3~5 d及6~10 d后,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330、6.250、4.340、8.570,P=0.037、0.012、0.037、0.003);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634、9.668,P=0.000、0.000)。分析取得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重点环节进行严格、审慎的选择,并在结合询证护理的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对重点环节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好地发现和预防这些环节中的风险因素,从而控制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9]。第二,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不仅能够对收集到的有关重点环节的信息进行精细化的科学评估、数字量化处理,有效弥补传统方式中概念模糊、指引不清晰的缺点,使护理人员的目标、选择、护理行为更加明确,更加有据可循,从而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0]。另外,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不断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对护理环节持续改进和专项指控,还有助于护理人员重点环节精细化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工作能力的提高[11-12]。
  综上所述,对人工气道护理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临床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魏慧莹.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危重症病人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4):152-153.
  [2]邓秋霞,李虹彦,昝涛,等.集束化护理在危重症病人人工气道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9):1072-1076.
  [3]高献珍.早期人工气道护理在急诊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8):197-198.
  [4]宋凯飞,王小飞,徐宇红.FOCUS-PDCA模式在人工气道病人声门下吸引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9):2430-2432.
  [5] Prims S,Pintens N,Vergauwen H,et al.Effect of artificial rearing of piglets on the volume densities of M cells in the tonsils of the soft palate and ileal Peyer’s patches[J].Veterinary Immunology & Immunopathology,2017,184(18):1-7.
  [6]罗翠玲.精细化管理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188-190.
  [7]李晓青,武家群,唐青青,等.程序化气道管理在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3(11):1358-1360.
  [8] Plotnikow G A,Accoce M,Navarro E,et al.Humidification and heating of inhaled gas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A narrative review[J].Revista Brasileira De Terapia Intensiva,2018,30(1):86-97.
  [9]张建凤,张艺.PDCA在临床实施人工气道管理指南的效果研究[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12(36):173-174.
  [10]李晶,王旭东,张丹,等.重点環节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6):2242-2244.
  [11] Hu J,Yu L,Jiang L,et al.Developing a Guideline for Endotracheal Suctioning of Adul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s in the Perianesthesia Setting in China[J].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2018,10(8):994-996.
  [12]徐思思,严颖,袁月华.集束化护理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139-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