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9期   作者:杨灵
[导读] 在教改之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杨灵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   
        摘要:在教改之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阶段历史思想史是对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并运用互联网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量,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史的独特魅力,同时在备课时也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思想史教学
一、历史思想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忽略思想史的内容,过于重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的内容,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讲述思想史的知识后教师要求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并没有让学生深度理解不同学派思想的真正含义,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掌握思想家以及思想的形成就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思想理念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思想史的内容,阻碍学生的历史学习。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伴随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因此在课下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学质量也得以提升。在高中历史中有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教师受以往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仍在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较为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使学生无法掌握历史思想史知识,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
二、如何在历史思想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做到终身学习
        在新课改之下,教育部门更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终身学习。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度学习思想史内容,只有教师深化学习思想史知识才能设计出更高效的教学活动。例如:《百家争鸣》这一内容,在百家争鸣时期各个学派的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变革相关,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往往体会到人情冷漠,在他的作品中多体现“以德治国”的政治观念;孟子与孔子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主张“认证治国”;老子为道家学派,在《道德经》中阐述“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顺应自然才能发展为更好的社会;墨子认为战争终有一天会获胜。关于百家争鸣这一内容有着很多思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思想史知识。
(二)重视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架构
        历史教材中,知识点较为精炼,然而思想史较为复杂,教师只按照书中内容讲解,学生理解颇为困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度挖掘书中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将历史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整合历史教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晰地理解历史发展过程,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例如:关于《宋明理学》这一内容,在这一课中专用名词居多,学生理解其思想较为困难,按照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知识教学时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联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更轻松掌握所学内容。天理为万物之根本对应世界观;格物致知对应认识论;存天理对应方法论,在程朱理学中伦理道德以及天理建立联系,学生能快速掌握历史概念。所以,教师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梳理知识,学生不仅能复习旧知识,而且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主动性
        在新课改之下的今天,国家推出许多新型教学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法受到广泛一线教师的欢迎。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能主动学习历史,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状态,更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观念。例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内容,在教学中可运用小组合作模式,讨论新文化运动意义教师在PPT中出示材料,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怎样评价这次运动?”接下来展开小组讨论,在教师总结后这次运动有利有弊,让学生说一说这次运动的进步性以及局限性。在备课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多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创建高效课堂
        当今社会,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在不断发展,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将静态历史知识变为动态化,使学生拥有直观感受,而且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提高备课效率,根据学习内容,教师可设计知识拓展环节,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优化课堂质量。例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课时,教师在备课时收集关于毛泽东的故事、人物简介、作品等等,提高学生的知识量。关于维新变法的内容,在预习时教师推送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历史思想史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这项问题,在课下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深度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历史思想史的理解,同时也要深化新型教学观念的学习,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陶裕,何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2):36-40. DOI:10.16826/j.cnki.1009-7228.2020.02.008.
[2]杨思瑞.拨开云雾见月明核心素养从头越 ——例谈高中思想史内容的有效处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9):168-169.
[3]巴合提·阿斯哈尔.浅议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126-127.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1.067.
[4]夏吾才让.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0,(4):23. DOI:10.12240/j.2095-9214.2020.04.018.
[5]白晓芳.核心素养诉求下高中历史翻转课堂的生活化应用[J].学周刊,2020,8(8):81-8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8.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