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入园的分离焦虑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29期   作者:周积敏
[导读] 对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
        周积敏
        杭州景成实验幼儿园 310000
        摘 要:对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心理上难免会有一些起伏的变化情绪,他们一生中最初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产生的。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脱离分离焦虑情绪。
        关键词:分离焦虑; 幼儿; 刚入园
        一、分离焦虑:是指宝贝与熟悉的抚养人分开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二、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状况:
        每年九月份的新学期开始,适龄幼儿要离开父母和家庭,开始进入幼儿园小班,这是他们迈向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即开始在幼儿园里新的游戏和生活,幼儿需要接触新的环境,由于初次与家长分离,导致幼儿会经受一段入园分离焦虑,三岁的幼儿到了入园的年龄,有的入园之后对新环境感到不适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虽然在爸爸妈妈陪同下来上幼儿园,当他们走时就开始哭闹。有的特别粘人,不管什么活动他都不愿意参与并缠着老师,不停地喊叫哭闹,要见妈妈要回家,在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幼儿每天一起床就有情绪不想入园,这让家长十分苦恼。
三、幼儿分离焦虑的种类:
1、撒娇型 :哭给家长看,一旦与家长分开就能快速融入集体
        对策:“你是一定要上幼儿园的”、“爸爸妈妈是一定要上班的,但是只要一下班就会到幼儿园接你回家”
        2、畏难型:因害怕某件具体的事情而哭闹
        对策:接纳理解孩子,然后给予帮助,必要时与老师沟通,让老师适当地给予孩子回应和帮助;家园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3、安全感极度缺乏型 :要求坐在教室门口哭,或坐在老师身边哭,一整天都在哭闹中度过,
        对策: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最好在一段时间内高品质地陪伴孩子,或做沙盘游戏干预,帮助孩子较好地成长和适应新环境。
4、依赖成人型 :一旦身边没有老师就会哭闹,适应期会比较长
        对策:“老师是所有小朋友的老师,不是你一个人的老师,你牵着老师的手要老师陪你,老师就不能陪更多的小朋友了”;给孩子一张全家福照片,满足心理需求
5、恋物型 :睡觉时要抱着东西才能入睡,这件物品不在身边时情绪难以安定
        对策:允许孩子带着这些物品上幼儿园,这些替代物都是孩子心理层面上的“妈妈”,起到缓解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
四、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
1、生理层面:
        (1)自理能力:家长的过渡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己动手的能力,洗手、喝水、吃饭、入厕等不适应。
        (2)饮食习惯:平时在家里大人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并把食物做得精细软烂。而幼儿园的食谱按营养搭配设置,它满足孩子身体和骨胳生长发育,但却不能满足幼儿挑食的需求。
        (3)睡眠问题:幼儿园按一日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午休,而午休时间是从中午12:30-2:30固定时间,有的孩子在家想睡就睡,所以午休对刚入园的孩子来讲是特别难受的一件事,需要重新调整适应。
        (4)剖腹产、早产等原因:有些孩子是剖腹产出生的,由于神经的过度惊
吓,孩子在触觉方面较敏感,造成胆小害怕,在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2、心理层面:
        (1)母亲孕期情况:有的母亲还没有做好要孩子的思想准备,而孩子意外的到来心理上也很抗拒,会影响母亲孕期的状态,产后也没有好心情去面对照料婴儿,她们给婴儿回应相对来说特别的少,甚至是拒绝。

这样的婴儿在成长中对外界很敏感,情绪低落,拒绝入园不愿意和同伴交往。
        (2)母亲产后的身心状态:有的母亲产后出现抑郁的状态,这样的母亲是不能照顾婴儿的需求,从而不能建立健康的安全型的母婴依恋关系,多形成回避型的依恋关系,他们入园时会出现如哭叫,发脾气,淡漠或社会退缩等。
(3)家庭关系:如果家庭关系不稳定,父母矛盾冲突不断,让孩子内在感受很焦虑、恐惧、担心,这会影响入园的情绪状态。潜意识里只有呆在家里才能看住父母,担心糟糕的事情发生。
        (4)二宝到来:随着家庭中的弟弟妹妹出生,他们被母亲细心地照料着,甚至家人们都忙着去照料小婴儿而没时间去陪伴自己时,觉察到曾经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幸福时光越来越少,这会使他深深地感受到爱被分割,被抛弃、被忽视,感到无比的失落、愤怒、担心和恐惧。他认为来上幼儿园,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被母亲喜欢,所以他(她)感到非常地难受和焦虑不安,只好用哭闹的情绪来表达自己不被看见的需求。
        (5)孩子心理的落差:在家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来带,在幼儿园一个班三个老师,面对25个到30个以内的孩子,精力有限,不能全部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心理上有很大落差。
五、分离焦虑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一个三岁多的男孩入读幼儿园小班,他每天从进园开始就哭得像个泪人,拒绝参加任何游戏活动,每次都要拼命跑出教室哭着要找爷爷,不管老师怎么去安抚,他的情绪都没有丝毫好转。
(二)案例背景:原来男孩在一岁时和母亲有过一年的分离,虽同在一个城市, 男孩却很少见过自己的母亲,在和母亲分离的初期他体验到的是被母亲抛弃的感觉,每天处在恐惧和焦虑中,好不容易和爷爷建立了新的依恋关系才逐渐平稳下来。
                 在男孩二岁时他母亲回来了,母亲发现儿子怎么也不和她亲近,甚至拒绝让自己抱,并且很害怕自己把他带走,每天缠着爷爷不放手。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男孩和母亲的亲子关系好转一些,可以让母亲抱抱了。到了男孩上幼儿园时,母亲和他再次分离,刚和母亲建立的依恋关系反复断裂,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打击,这让男孩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在幼儿园里他不敢再建立新的关系,害怕建立关系后别人又把自己抛弃,因此他不想和老师亲近不和同伴交往,不对任何人有信任和安全感。
        (三)案例分析:如果我们在小时没有被父母养育过,没有被父母好好爱过,我们自己都是缺爱的状态,是没办法去爱我们的孩子。当我们成为父母时,会不自觉地逃离亲子关系,我们的潜意识会不断破坏和孩子的亲密和依恋关系,让孩子也体会我们早年分离的那段创伤带来的“疼痛”,把孩子变成最理解我们的人。               
        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建议:
1、 提前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新入园的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有的家庭生活习惯比较随性,一切以孩子为中心,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渴了就喝,没有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
2、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3、入园前,熟悉幼儿园的新环境
4、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入厕、洗手、穿鞋、擦嘴等
5、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幼儿,积极有效地进行亲子互动!
6、无条件接纳孩子,温柔地坚持!无论孩子如何表现,家长的态度要淡定从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