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防控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玉珊1 贠学春2 白文琴3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多数在野外进行,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容易受到地质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建设中安全风险相对较高。
        王玉珊1  贠学春2  白文琴3
        1身份证号:622921196709152710,陕西省
        2身份证号:642126198009211821,陕西省
        3身份证号:620123199004018520,陕西省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多数在野外进行,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容易受到地质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建设中安全风险相对较高。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等规模较大,施工建设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施工建设中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必须做好对工程现场危险源的识别分析,并制定切实有效地防控策略,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的安全有序开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危险源;识别;防控策略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析
        依据新版标准中危险源的定义,将其概括为可能对人员健康和身体产生损害或伤害的行为、根源、状态及其各种形式组合。危险源的构成具有触发因素、存在条件、潜在危险性3个要素,一定的触发因素总是与相应的危险源相关联。一般地,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各类装置、元器部件、机械设备等物件所处的不安全状态或发生故障,并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操作人员的经验与熟练程度、设备的防护条件及性能、施工材料的储存条件与理化性能等因素均可诱发安全事故。水电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危险源类型有:①施工现场涉及临空临边、起重设备、载人吊笼等场所及高空作业设备因素;②施工现场涉及炸药库、油库等相关供给、运输、存储设备及施工场所因素[1];③施工现场涉及临时生活区和居住区的放射性物质、传染病、中毒、大型活动、消防安全因素;④水电工程设计涉及爆破工程、地下工程、深窄基坑、高边坡等特殊作业环节;⑤施工过程中遭遇森林火灾、雷电、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不可抗灾害。虽然管理状态中危险源可能不存在或存在事故隐患,但必须实行有效地防控措施及时整改存在的危险源,以防止甚至消除安全隐患。水电工程复杂的危险源与施工安全管理的实施有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的特殊性,充分辨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等级,可为形成完善的危险预警体系和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提供指导。
        2水利水电工程现场危险源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他们虽然拥有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但由于这些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对一些相对专业的内容缺少了解,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存在误解,专业能力相对较差,同时根据对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人员都只是将安全挂在嘴边,很少有人可以将安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施工时就是基于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原则进行作业,并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这种做法一两次没有问题,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一直到发生安全事故才会有一些认识,但时间一长又会淡忘惨痛的教训。所以,企业应重视对建设人员安全意识地强化,确保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施工。
        2.2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企业对安全的认识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更加重视安全施工问题。但要想把这种重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就需要有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约束水利工程项目的参建人员,避免部分建设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从而给整个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3现场作业管理混乱
        由于水利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在有限的施工场地内会有多个部门或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施工,这样施工所需的建筑材料就会占据非常大的面积,并且因为建筑材料的数量众多、种类也较多,会影响到现场作业的管理,进而会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水电系统没有得到妥善安置,有漏水、漏电现象存在,就很容易导致人员触电。在作业中,部分人员没有佩戴好相应的安全装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就会面临无法挽回的局面。


        3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危险源防控措施研究
        3.1增强建设人员安全意识
        在加强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增强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企业应在重视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号召全体参建人员积极、主动的落实安全措施。因大多数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前期可能会比较困难一些,但企业有责任与义务向员工普及安全知识,使其可以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2]。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可以通过在醒目位置设立安全标语,定期开展观影或讲座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建设人员对意外事故的临场急救能力培养,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3.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向建设施工人员普及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其整体素质水平有了一定程度地提升,这样就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但是要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还需要有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而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创建与完善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施工的特点,并可以保证建设施工人员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实施,发挥出安全管理制度的作用,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3加强施工现场作业管理
        高效管理现场作业是排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可以尽可能避免在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与效益。为了实现现场作业的高效管理,首先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明确重点工作内容,如核查施工中所需的建筑材料,并仔细检查材料的质量,做好记录登记工作。还要科学安排材料的摆放位置,有的材料不能见水,如果摆放在有水源的地方,就会给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在施工中埋下安全隐患。另外,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建设人员的合理安排,根据其特长安排到相应的岗位,提高施工的效率。还应成立现场安全监察小组,全程监督施工过程,发现违章作业与事故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4]。
        3.4做好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排查检测
        施工过程中,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为防止危险源失控人们采取一系列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措施。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既要辨识出危险源,同时要找出失效的安全措施并进行加固。隐患排查就是要找出导致危险源屏蔽措施失效的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环境不良、安全管理失效。隐患排查是有规律的,不是现场漫天开花式的检查,一定要对照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逐条逐项进行,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进行分级,确定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按照规定分级实行信息反馈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实好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3]。隐患治理结束后,要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重大事故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法人恢复施工的书面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施工。
        3.5落实应急救援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业主与参建单位及地方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配备应急救援队伍和必要的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当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综合性强,涉及多个学科。要有效防控事故的发生,就要全面识别出作业活动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筛选出需要防控的危险源,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妮.基于改进LEC法的水利施工现场危险源识别及防控对策[J].吉林水利,2016(04):59-62.
        [2]严耀庭.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策略分析[J].水电水利,2019(12):1.
        [3]卢永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1):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