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枝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青松小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指导者,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充分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引导普通小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翁。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数学教学的理论性。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各种规模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记忆和识别数学知识。这不仅难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难以体现系统、全面的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以达到类比、全面理解的教学目的。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数学知识以地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系统学习和认知。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分析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新课程全面推行的今天,已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与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式数学知识记忆相比,思维图具有直观直观的特点,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整体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集中于学生的思维焦点。在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过程中,经常以中心词为基点,逐层分散。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学习数学知识,理清整个系统知识中的核心词汇,准确把握数学学习的核心和关键。第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反映学生的等级思维。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思维图的形式反映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不断的分支和扩散,形成一个逐步扩展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差异。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特点和数学学习水平,实现数学知识的无限扩展。第三,应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实现知识点与相关实例的充分结合。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降低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整体难度,帮助小学生快速消化和吸收不同的数学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构建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关联性,从而引导广大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和掌握不同的数学知识点,真正实现数学知识点的主动学习和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应用思维导图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自己对思维导图的认知和理解来选择思维导图。同时,学生还可以绘制思维导图,这本身就可以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很多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知, 停留在教师的引导以及自 己的背诵等浅显水平, 这不利于他们对概念的消化吸收以及 科学应用。 鉴于此, 教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科学 学习数学概念,明确数学概念的特点以及具体应用范围,真正做到数学概念的活学活用。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小学阶段 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有 500 多个, 众多概念为小学生学 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换言之,只有深刻理解概念知 识,牢固掌握精髓,才能在数学知识的学习道路上一帆风顺。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知识,教师可借助思维导 图归纳并整理概念知识,将概念的地位、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以 及相关性等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 以便学生能很好地进行区 别与联系。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问题解答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数学问题主要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许多学生在遇到一道数学题时,可能会被题干的内容所迷惑或影响,从而产生恐惧,难以迅速找到突破口来回答问题。为了整体优化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科学地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效能,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回答数学问题时积极运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数学图形。在回答数学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快速分析词干的含义,找出词干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地表达这些关系以及可能涉及到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好。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干转化为形象思维图,直观地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问题解决步骤的快速构建,以及数学问题解决效率的全面提高。
(三)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后复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外科学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整体的升华。在这个阶段,一些教师没有注意数学课后复习,也没有教授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而是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课后复习。事实证明,这种审查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审查的整体有效性。因此,为了优化课后复习的整体质量,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带头绘制某一课程的思维导图。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学生对他们所学的东西印象更加深刻,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更加顺畅。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兴趣。在学生完成某一课程的知识点的绘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单元知识点。同时,教师应明确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反映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数学图形。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思维导图,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快速回答数学应用问题,不断巩固数学复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凌莉.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000(003):P.106-106.
[2]周丽丽.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神州, 2020(1):88-88.
[3]刘宝崇.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 2020, 000(023):266.
[4]苏立强.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新课程, 2019, 000(005):143-143.
[5]谢显慧.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