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摘要:近年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发展规模和传统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对企业在管理能力上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来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发展成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国有施工建筑企业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重点提出了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里建立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与方法,以期能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措施
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内部控制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里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控,对人、物、信息的约束提供了管理依据,展示了内部控制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扩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仍然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健全、完善且能高效运转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达到预定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采取的多种控制方法来对企业内部人员及其行为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模式。是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战略发展,我国于2010年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于2012年11月出台了一套完整的内控管理制度,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建集团”)作为上海建工集团的全资子集团,也随之出台了一整套涵盖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内控管理制度,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运营依法合规
依法合规是企业运营的基本前提和底线,也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基本保证。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各层级、各部门以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行监督和管控,才能确保企业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运营,确保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执行。
(二)有利于防范企业风险
建筑施工行业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风险的特殊性。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运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预判和评估,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防控的准备,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或者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提供有效依据。
(三)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过程,即是明确层级与部门权责、细化岗位分工、协调全员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管理规范的完善与优化,更好地规范各层级、各部门以及个人的工作职责,优化操作流程,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效率。
三、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重生产和技术、轻管理,重对外营销、轻内部控制的现象。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出现了制度和执行“两层皮”的现象。
(二)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和优化
目前,有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并不完善,部门之间的内部控制各自为阵,没有形成联动,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关键环节无法畅通,影响了内控制度作用的发挥。有的国有建筑企业内控制度过于庞杂,严重影响了制度执行的效能。
(三)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不足
建筑施工行业项目分布广、人员分散、资金量大、持续周期长,内部控制对信息化技术有着更多的需求。而实际上,国有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应用上基础比较薄弱,管理者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企业内控方面的意识和投入不足,导致内部控制规范在执行过程中流程繁琐、周期较长,内控管理效率低下。
(四)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比较重视对技术、施工等岗位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对内控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也缺乏相应有效的培训措施。实际上,内控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组织等管理能力。
四、加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
首先,领导足够重视、积极推进是促进内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的重要保证。因此,国有施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把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各部门、各环节的业务活动开展一体化,用全局思维、联动思维,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整体策划。其次,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真正使内控体系全面落地。要通过内控理论知识的培训、宣传,让企业全体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对自己岗位工作以及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完善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一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对现有的内控制度全面梳理、完善并优化,对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更是体系庞杂,需要有一个牵头部门负责内控制度的制定与梳理。
首先,内控制度制定前需要充分听取各层级以及涉及到的部门的意见,开展调研与讨论,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
其次,制度的梳理和制定过程中需要牵头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充分沟通,联动策划,打通制度执行过程的关键环节,理顺部门和层级的权责,形成简明的操作指引和流程图,避免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
第三,要加强对制度的培训和交底,推进对制度的理解与执行,同时也为内部控制信息化的推进打下基础。
最后,注重对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反馈,及时修订并完善制度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内容,确保内控制度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以二建集团为例,近年来,随着二建集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和管理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管理层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企业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牵头内部控制制度的梳理工作,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升级,并由总裁亲自分管。职能是全面梳理企业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在执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打通部门之间、层级之间的关键环节,确保各体系平稳有序、高效运行。
(三)加快内部控制信息化手段应用
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流程清晰的基础上,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落地就有了充分的依据。首先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需求,建立一个涵盖业务管理各方面各环节的、集成式的信息化平台,在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促进办事效能的同时,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监控和收集内部管控环节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及时作出有效的判断和应对方案,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善,定期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四)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素质
由于内部控制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培训方式和内容上需要多样化、综合性,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培训,提高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专业业务能力,特别要注重加强对企业内部结构与外部市场分析等薄弱环节的能力培养,要注重沟通、协调能力以及风险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建立一支专业的内控管理队伍。同时要注重对高学历内部控制相关专业优秀人才的引进,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储备人才的同时也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宇超.浅析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J].山西科技,2013.
[2]监丽嫒.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制衡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
[3]上官明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