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杨勇
[导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大国,且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南充市嘉陵区双桂畜牧兽医服务站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大国,且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已将传统的分散式畜牧业转向集中化和大规模的企业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动物的繁育规模急速扩大,这在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大型畜牧业的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凸显。本文介绍了畜牧养殖污染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畜牧业污染的治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全面治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综合治理
        引言
        今天,我国畜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中的、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如果在大规模畜牧养殖过程中不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由于我国许多地区在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许多畜牧养殖企业没有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企业周边地区受到严重污染。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型畜牧企业的综合环境管理,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并确保生态的环境安全。
        一、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负面影响
        1.养殖区缺乏基本的规划建设
        通过对实际养殖过程的考察发现,大多数的低成本小型养殖基地对于养殖区域都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甚至出现了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殖知识随意建设圈舍的现象,无论是污染排放还是后续处理均不符合正常的流程标准。一般这些小型养殖区域在建设圈舍时都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人畜分离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将畜牧污染物与人类垃圾不进行区分而集中堆放的现象极其严重。再加上不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无论是人畜粪便还是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都随意排放,给周围区域造成了严重污染,极大的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处理排泄物不到位
        畜牧养殖行业由于其产业特点,其每日的排泄物量巨大,若是不针对这些大量的排泄物做好无害化的专业处理很容易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的小型养殖场每日产生的粪便随意堆放的现象较为常见,通常采取露天堆放的方式,尿液更是任由其自由流淌,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地。再加上没有为这些污染物配置集中的无害化处理设备,导致每日维持养殖场正常运转的水源在经过使用后产生的污水无法排放,继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畜牧业会导致农场附近水域富营养化。畜牧业在清理动物粪便和农场时不可避免地会消耗大量的水,且农场中的牲畜每天都会释放大量粪便。为了简化取水,许多大型畜牧企业经常选择靠近水源,一些工作人员对废水的处置方法不当,甚至使用挖埋法来处理污染后的废水。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一年繁殖量为5万头牛的畜牧企业,其饲养的牛每天生产20万余只粪便,这些粪便与地下水接触时,其中的磷、钾、碳和其他元素会被水中的藻类完全吸收,然后藻类繁殖从而导致富营养化。这种情况不仅会改变当地水循环情况,而且还会导致鱼类和虾等动物大量死亡甚至是灭绝。据统计,年产4万只养猪场废物的年产量相当于城市在10万人中释放的粪便和尿液总量,而如果养殖场将这些含有大量厌氧性腐败物的有机物质排放到周围的水中,且没有提前进行特殊处理,就会不可避免地严重污染水源地。
        4.缺乏最基本的环保意识
        由于部分地区养殖户没有基本的环保意识,导致其在对环境进行污染后却认为没有什么不对。多数农村小型养殖业的个体户或是村民等更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产生的排泄物还是病死禽肉等都采取了随意丢弃的方式,每日产生的垃圾往往也没有进行处理就随意乱丢。长此以往,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居住的环境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1.合理使用环保饲料
        解决畜牧行业污染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在育种过程中使用更加环保的饲料,加强对家畜除臭剂的开发使用,并强化对动物粪便的技术处理。在育种过程中使用环保饲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而全面预防和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科学配给饲料,不能盲目拔快牲畜生长速度。检测表明,牲畜的粪便中含有许多营养素,例如氮、磷、碳等。在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开发出一种环保饲料,其主要优点在于使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来改变饲料的物理形状和内部质量,而无须改变饲料的主要成分,动物吃完这种饲料后就可以完全吸收促进生长的物质如氨基酸和蛋白质,从而大大减少了排泄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仅如此,许多环保饲料中添加无毒的酶制剂,这使得当牲畜粪便意外地与水接触时,不会再发生富营养化污染。应当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当将环境友好的饲料与常规饲料混合,以促进动物健康成长。同时将大量有效的酶制剂添加到环保饲料中,以便防止出现积水现象。
        2.建立养殖环境准入制度,规划合理选址
        当前,因为养殖产业正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规模化、集中养殖的地址选择,对地方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需要将相应的养殖建场、改审批制度进行构建,使其更加完善。在最初选择地址时,需要与当地的土质情况、生产生活应用规划进行结合、远离居民区以及水源地,这样可以使粪便废水就地消耗、建议在农田四周开展选址工作,地面的坡度需能够进行废物倾泻以及处理。如果需要对养殖场进行扩建以及改建,在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的前提下,还需要综合评估养殖场四周环境,例如:周边的生产、人口密度、生活资源配比等,如果与标准不符,便禁止养殖场的建设,以便从源头处对超额污染进行防控。
        3.注重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强化宣传,让养殖户能够意识到排放的污物不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此过程中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配合,利用多种宣传手段,例如电视、网络、标语以及广告墙等。另外还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国家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出台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违反标准的养殖户进行一定处罚,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4.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近年来人畜共患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增加,这类疾病的核心治疗方法是控制病源。考虑到许多牧场中牲畜粪便具有浓烈的气味,例如强酸味、臭卷心菜味、鱼腥味等强烈气味,如果企业的通风措施不好则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这些气味将不能及时通过大气来稀释,则会造成扩散并形成空气污染。针对这一情况,环保监督部门必须对畜牧业的卫生和防疫工作进行立体性检查。第一,定期派专家调查最重要的畜牧基地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日常预防和控制工作存在差距,则应予以批评和管理。第二,如果畜牧企业准备扩大农场,则环保监督部门需要集中精力检查其他支持设施的建设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在确认无误后还需要对农民进行环保治理、畜牧卫生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其对传染病及早发现、治疗并保持警惕。
        结束语
        畜牧业造成的污染问题将会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而加重,因此,本文介绍了畜牧业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后说明了在综合全面发展环保体系和加强市场监管等方法的基础上,有可能从根本上综合治理畜牧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可以说保护畜牧业环境不仅能保证畜牧业的正常发展,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正勇,谢正银.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及有效对策[J].新农村(黑龙江),2019(02):92.
        [2]陈其文.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原因与措施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04):31
        [3]王建富.畜牧动物养殖工作重点与存在问题[J].乡村科技,2019(27):49.
        [4]刘振兴.畜牧兽医动物工作重点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饮食保健,2019(14)4-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