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及对策 杜春洪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杜春洪
[导读] 摘要: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做好疫情期间的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后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南充市嘉陵区李渡畜牧兽医服务站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畜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做好疫情期间的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后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从宏观层面来讲,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有效维护基层地区的社会稳定,保证动物制品供给安全,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但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构建完善的工作措施。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措施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畜牧养殖产业迅猛发展,动物养殖规模显著扩大,这就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面临着较大的防疫工作压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证畜牧养殖安全,维护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就要求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充分掌握防疫工作的重点,明确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认知,转变传统认识,持续发挥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职能作用,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将疫病扼杀在萌芽阶段。
        一、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进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控制疫情的扩散,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基层地区,养殖活动比较多,而设备设施、环境条件以及防疫手段等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基层地区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防疫需求。所以强化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可以减轻畜牧业发展的压力,扩大畜牧业市场,维护养殖人员的合法利益。
        二、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
        1.防疫人员配置不科学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大量的防疫人员,然而当前许多乡镇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机构,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存在着严重的防疫人员配置不科学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防疫人员,导致基层畜牧养殖相关防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防疫人员素质不足,绝大多数防疫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文化素质较低,在防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并不具备足够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使得防疫工作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技术人员缺乏
        进行动物防疫工作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但是基层地区因为薪资条件不太好,工作环境不良,发展前途不好等的影响,无法吸引高水平的畜牧兽医人才前来就职,导致整体的畜牧兽医水平不高,很多都是半专业性质,没有经过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学习,所以防疫水平不高。
        3.资金供给不足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求较高,系统性较强,要想确保该项工作高效开展,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只有确保有充足的资金供给,才能够推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取得深入发展,并要依托充足的资金购买先进的动物防疫设施,确保药品储备充足。但从现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由于地方经济收入有限,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得防疫工作没法正常开展。基层地区的动物防疫设施严重落后陈旧,甚至损坏,药品配置不齐全,正常的动物防疫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4.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当前,动物疫病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为非典型性,即一些动物疫病发生以后患病动物不存在典型的病症特点;其次为慢性化,即一些动物疫病发展较为缓慢。要想实现动物疫病的有效预防,必须保证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给于了高度的重视,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养殖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并不具备足够的防疫知识,在日常养殖过程中没有为动物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无法满足动物防疫相关需求。由于上述动物疫病的两个特点,导致养殖户对动物疫病有所忽略。


        三、改进措施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相关防疫办公环境以及软硬件设施等。只有具备足够数量并且良好质量的基础设施,才能使防疫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得到保障。因而需要在各个区县建立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其具体职责就是试验并且研究各个乡镇站上报动物疫病,从而实现动物疫病的辅助控制;基层兽医站需要加强与疫控中心的沟通以及合作,保证疫控中心能够及时供应足够的疫苗。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而相关主管部门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
        2.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畜牧部门需要重视对疫情进行抗体监测,借此监控疫情的出现,控制畜禽体内的抗体水平,以便于及时发现疫情的征兆。一般来说,畜牧部门要定期安排养殖户进行畜禽抗体检测工作,统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每一养殖批次的免疫效果,尽量实现100%免疫。尤其是在出现重大疫情之后,比如非洲猪瘟,更要畜牧部门与养殖场相配合,进行强制性抗体监测,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检查,否则需要按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畜牧部门指导养殖场密切关注畜禽的健康情况,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每天都进行健康检查,观察畜禽的精神状况、饮食情况、活动状态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畜牧部门报告,及时进行处理。
        3.加强防疫宣传
        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动物防疫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养殖户并不十分配合,主要表现在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若想真正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就应该从转变养殖户思想开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创建微信交流群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平时在群里不仅可以发送相关的政策信息,还能定期发送疫情防控知识。只有让养殖户充分意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重要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效果。
        3.加强培养教育,提升防疫认知
        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知。由于工作条件较差,福利待遇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很多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知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持续性、针对性、全面性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对本职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提升,认清自身工作的价值,只有思想认知到位,才能够保证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动物防疫工作当中,提升防疫效果。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要将全新的防疫理念工作技术传授给防疫人员,这样能够提升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拓展视野,确保全心全意的开展动物防疫。
        4.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对于很多动物来说,借助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可以进行有效的防控工作,减少疫情的发生。因此畜牧部门要注意对畜禽动物进行疫苗接种,针对经常发生的疫病,选择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接种,比如对于鸡苗,需要在出壳之后1~3d左右接种马立克氏疫苗,防止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对于疫苗接种工作,需要按照畜禽的种类、日龄进行合理安排,选择效果最佳、毒副作用最少的疫苗种类,按规定进行接种。
        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畜牧兽医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和相关防疫理念,充分保障各个基层地区的畜牧业健康发展,才能将基层动物疫情暴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只有基层兽医牢牢掌握扎实的动物防疫知识,才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再次辉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振兴.关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思考[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6):128-129.
        [2]张存玉.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思考与实践[J].商品与质量,2017(32):109-111.
        [3]益西次仁,木日.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分析[J].农家参谋,2020(08):141.
        [4]罗建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J].农家参谋,2020(08):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