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青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熊集镇中心小学,湖北枣阳,441212)
摘要:在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重新调整教学策略,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心,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与学生的自主实践融为一体,保障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上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本文着眼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问题,深入剖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对策,以期为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真正构建高效课堂和精彩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探究
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及挑战。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障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基础学习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锻炼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学会肯定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课堂重换生机,学生也能够对数学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很多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是非判断能力较差,还未构建完善的思维逻辑体系,因此在学习数学时感觉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很多学生面临着较重的学习负担及心理压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则能够有效突破这一困境。学者在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工作进行分析时明确提出了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能够意识到数据学习的乐趣,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提升速度非常快,能够真正实现事半功倍。
其次,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说教,学生只能够在简单套用的基础上机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较差,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对提升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最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教师变得更加具有耐心,主动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而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难度相对偏高,对教师个人的基本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但是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非常单一和传统。还未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思维成长轨迹以及规律调整后期的育人模式以及育人方向,最终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偏离的主干道,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一)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确保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以及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一个人包办所有的教学内容及形式,学生自主实践和大胆想象的空间和机会较少。很少有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个人的学习能动性不够理想往往疲于应付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还未设置课程问题
提问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确保课堂教学的一致性和针对性。但是教师在质疑板块上所投入的时间不足,没有设置针对性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学生比较被动,难以真正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三)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背景有所区别,为了确保对症下药,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有的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直接跳过这一环节,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要求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方向,这一点导致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及方向。确保学生能够变得更加的主动和积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结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将趣味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互动。这一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及思维能力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
(二)精心设置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问题指导之下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高效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置不同的课堂提问,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不同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不同教学环节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结合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来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这一点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确保课堂提问与知识之间的一一对应,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的知识印象,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
(三)分析学生的个体需求
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说出个人的真实想法,敞开心扉,进而逐步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始终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以及薄弱之处,进而调整后期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以及方向,这一点对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教师需要注重层次化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成长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依据,明确这一重要的育人目标以及教育方向。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积极抛出不同的问题,结合学生的个体需求来调整教育教学思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变得更加积极,高效完成教师的学习任务。很多学生跃跃欲试,能动性高涨,能够对小学数学产生全新的感觉,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很多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实际中主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田卫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神州, 2020(6):126-126.
[2]郑国妙.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女报:时尚版, 2020(03):1-1.
[3]王冬.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14(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