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吴丽文
[导读]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吴丽文
        靖西市第二幼儿园,533899
        【摘要】科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且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有效前提,但在对科学活动区材料进行投放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投放策略,以保障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科学参与性。文章以幼儿园小班为例,就科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 科学活动区 活动材料 材料投放策略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科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多样性,教师可利用主题活动、自由活动等途径使幼儿参与至科学活动过程中,以激发幼儿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提升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以为幼儿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班科学活动区设置的意义
        对于幼儿园小班幼儿来讲,幼儿园是其接受教育的第一阶段,教师需要就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幼儿园科学活动区的设置能够为幼儿提供一定的活动素材,这也就有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求知是幼儿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科学活动的开展恰恰能够使幼儿产生求知欲。另外受小班幼儿年龄的影响,科学活动区的设置顺应了其生活习惯,有利于小班教学活动的开展。
        对于教师来讲,科学活动区的设置能够辅助教学计划的开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是促进其吸收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要重视科学活动区设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小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规则
        在对小班科学活动区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要把握活动目的。在对科学活动区的材料进行投放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行观察,以循序渐进的就材料通过难易程度的排列顺序进行投放。部分科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配合教学课程进行,因此科学材料的投放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协调,同时在进行投放的过程中,需要将活动材料进行整理与规划,以给幼儿营造良好行为习惯。以手工简笔画为例,在进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活动使用的纸张、画笔、装饰物进行简单的归置,以通过良好学习环境与氛围的营造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科学活动的举办是提升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感知,是促进幼儿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途径。
        科学活动的材料投放需要具有层次性。在对科学活动区材料进行投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层次性特点。幼儿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此教师要遵循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以保障幼儿认知的全面性。同样以手工简笔画为例,在进行科学活动的材料投放过程中,初级阶段教师可采用彩笔与纸张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伴随幼儿的发展教师可准备彩笔、油画棒、纸张、装饰品开展科学活动,以此不断提升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思考,进而实现科学材料投放的科学性。


        三、小班科学活动区材料投放的策略
        3.1投放趣味性材料 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属于幼儿自主性活动,幼儿能够通过科学活动的开展进而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对此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投放科学活动区材料的过程中要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材料,以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
        在幼儿科学活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要对材料投放的难易程度与配套完整性进行保障,同时定时对材料进行更新,以保障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参与度。趣味性材料能够有效的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参与感,对于小班科学活动区来讲,受幼儿年龄与认知的影响,教师可选择较为简单的科学材料进行投放,为保障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有效参与,教师要检查材料投放的完整性,以完善幼儿科学活动过程的完整性。另外教师要定期就科学材料进行更新,以保障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3.2投放开放性材料 引导幼儿不断思考
        在进行科学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要投放具有开放性的材料,以保障幼儿能够通过自身兴趣对科学材料进行自由组合,
        知各不相同,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投放开放性材料。开放性材料是指具有多种应用形式的科学材料,此类材料能够顺应幼儿使用需求灵活进行操作。开放性材料的应用能够激发幼儿对材料使用多样性的探究,对培养幼儿思维探究具有积极作用,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开放性材料能够实现对幼儿认知思维的引导,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
        3.3投放生活化材料 提高幼儿对生活的探索
        生活化科学材料的投放能够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科学,且能够有效的拉近学生与科学活动之间的距离感。一般来讲生活化材料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幼儿对生活化材料的认知较强,对促进科学化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生活化材料的投放能够使幼儿更加关注生活,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生活,生活化材料的投放能够使幼儿对生活科学进行探索。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探索科学的主要途径,对此生活化材料的投放,能够使幼儿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这也就促进着幼儿对生活的探索。同时生活化教育作为陶行知著名教育理论,其对幼儿思维理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提升小班幼儿科学活动质量的主要内容。
        四、结束语
        科学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科学活动质量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对此在进行小班科学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科学活动材料的投放策略,以不断提升科学材料投放的科学性,继而引导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科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多样性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能够使幼儿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保障幼儿成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文.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8):74-76.
[2]王丽华,张艳梅.探析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策略[J].华夏教师,2020(04):73-74.
[3]朱海宏.如何科学地投放沙水活动的材料[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117.
[4]冯德菲.适宜的操作材料 有效的投放策略——例谈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选择与运用[J].教育观察,2019,8(03):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