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溪文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215000
摘要:素质教育将学生身体健康视为重中之重,如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探讨热点问题之一。其中,跳绳运动作为可促进学生骨骼发育,改善学生心肺功能,使学生肌肉更加发达的运动,还能培育小学生反应能力、意志品质、运动能力,树立终身锻炼意识,涌入“大健康”浪潮,推广跳绳运动,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本文通过探析跳绳运动干预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以期提高小学阶段素质教育质量。
关键词:跳绳运动;小学生;身体素质
跳绳运动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主要源于该运动简单易学,能锻炼小学生肢体协调能力,无论是否成功跳过绳子,小学生均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同时跳绳运动对场地、器械、指导、装备方面的要求较低,学生可在校内、校外自主运动,利于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养成运动习惯,跳绳运动对小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可见一斑。基于此,为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探析跳绳运动干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带来的积极影响
1.让小学生身体更加强壮
在跳绳过程中人体心脏机能得到强化,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助力机体新陈代谢,提升机体抵抗力,细胞携氧能力增强,为心肺系统不断供养,在锻炼中毛细血管增加且变得粗壮,进一步改善心血管系统,使小学生身体更为强壮。
2.通过全身运动达到减肥目的
当前小学生体重超标现象客观存在,长期如此不仅会影响学生骨骼生长,出现过早发育现象,还会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跳绳运动能帮助小学生全身参与运动,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在跳绳中学生需手脚协调,活动全身肌肉,有效消除手臂、副部、臀部、大腿上的多余脂肪,肌肉更加紧实,塑造优美体态,达到助力小学生减肥目的。
3.助力小学生放松情绪
在跳绳运动中大脑释放内啡肽物质,具有一定镇静作用,同时该物质可改善个体心情,使人感到精神愉悦,长期、持续、稳定的运动是内啡肽分泌条件之一,为此小学生参加跳绳运动能得到放松,为生活与学习压力找到释放端口,助力小学生身心同步健康成长[1]。
二、跳绳运动干预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
1.以人为本
跳绳运动虽老少咸宜,但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对跳绳运动的需求存在区别,以体重超标小学生为例,因跳绳运动肩负减重责任,运动总量需适度增加,达到减脂目的,将以减肥为目标的跳绳运动与常规跳绳运动区别开来,支持身体状况不同的小学生强身健体。这就需要跳绳运动在干预小学生身体素质时能做到以人为本,对小学生身体状况有所了解,从实际出发制定跳绳运动计划。
2.科学高效
通过分析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正面影响可知,跳绳运动能帮助小学生减压,前提条件是小学生要展开长期、稳定、持续的跳绳运动,避免跳绳运动无法在小学生终身成长中发挥作用,为此跳绳运动需科学高效,有计划、有目的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小学生课外活动一部分。
3.趣味多元
小学生性格特点存在特殊性,绝大多数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游戏、好奇心强,为保障跳绳运动能被小学生所接纳需紧抓“趣味多元”关键,在运动中倾注趣味因子,改变小学生对跳绳的固有看法,使小学生能对跳绳运动充满期待,在趣味横生的运动中强身健体[2]。
三、跳绳运动干预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路径
1.制定跳绳运动计划
第一,搜集小学生身体素质相关数据信息,如身高、体重、健康状况等,在掌握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跳绳运动计划,指引小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开展跳绳运动;第二,从校内、校外两个角度出发制定跳绳运动计划,鼓励学生利用“大课间”时间跳绳,并在每日晚饭后抽出10--15分钟时间跳绳;第三,跳绳运动计划需具有发展性,根据小学生年龄、体能、健康等情况做出调整,例如一年级小学生与六年级小学生跳绳运动计划需具有差异性,同时体能较差学生运动强度需得到合理控制,避免身体出现不适,若体能有所提升运动强度可适度增大,继而在人性化的计划加持下持续、稳定、长期进行跳绳运动,使小学生身体素质随之增强。
2.丰富跳绳运动模式
为使跳绳运动能正向干预小学生身体素质需丰富跳绳运动模式,赋予该项运动趣味性,例如可引领小学生尝试花式跳绳,学习“纺车转”、“青蛙式”、“燕子飞”、“拾棉花”、“大扑虎”等花式跳绳技巧,替代一成不变的传统跳法,继而赋予跳绳运动多元化及趣味性,同时学生在学会某项技巧时会感到满足,对跳绳运动充满兴趣与期待,有利于提高学生跳绳运动有效性。再如,学校可鼓励小学生组建跳绳趣味运动社团,以社团为依托学习技巧、共同练习,还可组织开展跳绳竞赛,社团成员可共同商议设计跳绳竞赛项目,确保跳绳运动被学生所接纳,在竞赛中奋勇争先、挑战自我、加强训练,实现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带来正向干预目标。
3.完善跳绳运动体系
第一,以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为基础开发跳绳运动配套“校本化”课程,保障跳绳运动有关知识专业、科学、有效,助力学生提升跳绳运动能力;第二,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跳绳,将跳绳运动视为家庭活动一部分,助力学生养成良好跳绳运动习惯,在家长帮助下学习更多花式跳绳技巧;第三,将跳绳运动与学生体质测试关联在一起,同时依据测试结果助力学生规设跳绳运动计划,例如定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关注学生在跳绳中的身体状态,期间加强运动指导,使学生能根据身体素质发展规律科学运动;第四,加强体育运动管理,将跳绳运动纳入小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体系,提供专业教育指导,同时在课间操、大课间、午休等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跳绳运动提供条件,继而通过学校管理优化跳绳运动环境,满足学生通过跳绳运动增强身体素质需求[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跳绳运动能助力小学生强身健体、减轻体重、放松情绪,为使跳绳运动能正向干预小学生身体素质学校需紧抓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趣味多元关键,指引学生制定跳绳运动计划,关注个性化运动需求,丰富跳绳运动模式,完善跳绳运动体系,加强家校合作,优化运动环境,使小学生在跳绳运动中能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冬奥.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4):122-123,125.
[2]王叶.花样跳绳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年轻人,2019(42):180.
[3]梁英芳.跳绳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J].速读(下旬),2018(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