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李杨
[导读] 高品质的学校离不开高品质的德育教育,而高品质的德育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李杨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沿江小学  134300
        摘要:高品质的学校离不开高品质的德育教育,而高品质的德育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校是学生教育的起点和导航方向,而家庭的教育则影响孩子的一生。在进行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不仅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教育,并且还要联合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的德育共同进行教育,促进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德育教学形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家校共育的德育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家校共育又叫做家校合作教育,指的是有家长参与的教育,是家长与学校教育的民主合作教育。这一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教学形式,利用该教学模式使家长充分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想要实现家校合作共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教育。
一、建校园文化,造育人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对于是非的认知能力还处于模糊阶段,因而在这一阶段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落实贯彻德育教育,在校园文化的建造上,也需要时刻贯彻德育教育。学校的文化氛围会最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好坏可以从一定角度看出该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因而,在校园文化中贯彻德育教育是校园文化所需要表达的第一项任务和工作。例如现在大部分学校在花园中拟“小草也会疼”等标语,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拟人化的标语暗示小学生不要随意践踏草坪,保护花草树木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影响。其次是在学校的墙上和班级文化中,学校也要大力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学校文化墙的建立。学校文化墙上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的德育教育文化,在进行校园文化的建造过程中,除了教师需要花费时间构思和设计内容,教师最好也能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在文化墙的建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二、学校德育内容生活化呈现
        在进行德育内容的教学设计上,教师所呈现的方式最好能够生活化,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没有成熟的逻辑系统和基础概念理论能力,因而要求教师所选择的德育内容能够简单明了,学生能够一眼直接看出所想要表达的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在进行德育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教师所选的内容要能够贴近生活,以生活实例为例,直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有效的进行教育。例如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身边的亲人为例子,比如对学生进项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有利于家庭和谐的事情,或者鼓励学生去做父母平时经常做的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并且教育学生形成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样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会有巨大的影响。
三、携手家长、聚合家长力量
        其三是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学生成长的原生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思想教育这一块上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能够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德育教育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而在这一方面,学校和家长要有足够的合作协调能力,在学校是教师的主场,而脱离课堂回归家庭则需要父母的努力。在这一方面,教师要与家长沟通,有些家长可能从小对于学生的教育形式不恰当,甚至因为家庭自身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反而处于有害无力的状况,并且各个家庭的从小的教育形式多样化,所以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学校教师需要特别的注意方式方法。当然,在有条件的环境下,教师最好能够组建有效的家长座谈会,首先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率有目的的培训,首先要扭转学生家长的思想,才能彻底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因为有些家长从小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方式所表达出来的形式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因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恶劣,所以首先进行家长的思想行为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四、家校共育特色化,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上诉三个方面的策略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构建家校共育特色的德育教学形式,学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其教学形式对学生同样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可以在教学中提倡家长组织一批家长志愿者。家长志愿者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一些监督。例如可以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上共同陪同学生依法遵守交通规则。或者共同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形成家校合一的教学形式。其次是在学生平时生活习惯中,教师要充分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除此之外,教师要与学生的家长及时进行有效的联系,对学生平时的日常的习惯规范的形成教师和学生家长都要有一致的合作,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好接受德育教育,除此之外,学生家长的参与性和示范性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语
        德育教育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单凭哪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和学长家长要共同参与,在德育教育中,共同发挥学校和家长应该发挥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好知识的提前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亚君.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策略探析[J].才智,2020(06):5.
[2]纪荣.浅析小学德育中家校共育的困境与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