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7期   作者:吴志文
[导读] 自始至终,在人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用电,电网的应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吴志文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文水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032100
        摘要:自始至终,在人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用电,电网的应用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对电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线路若出现故障,不只会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对各行业的日常运营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维护及检修
        引言
        配电网中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是路径最长的,并且直接与电力用户进行连接。其主要作用是为城乡居民供电,所以其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由于点多面积广,不同区域的输配电实际情况很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各地区的故障率是比较高的,一般的故障有倒杆断线、短路问题。故障率高就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用电与企业的正常运营,随着用户对用电质量要求不断地提高,怎样才能保证供电的质量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1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故障分析
        1.1自然原因造成的故障
        根据日常的观察以及大量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都被安装在外部露天环境中,由于外部环境跟随自然现象变化,特别是在雷雨天气,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大多数的配电线路还没有足够的防护,日积月累,电线长时间与物体接触摩擦,就会出现电线开裂的状况,因此很容易造成漏电并短路,增大安全隐患,漏电造成大面积的长时间的停电现象也会对一些企业造成很严重的损失。
        1.2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
        这一环节就涉及了安装配电线路以及检修人员了。在安装过程中,工人对线路并不是很熟悉,并不符合安装要求,再加上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性减弱,长此以往,对线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检修过程中,若非是专业人士,检修时马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能将问题及时汇报,为了缩短检修时间,故意遗漏检修步骤,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配电线路的受损。包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在陆陆续续改造旧房区,在施工时,对一些电线杆以及电线不能够适时转移到安全区域,这种情况将很容易造成事故发生。
        1.3设备原因造成的故障
        占比较大的10kV及以下的线路是属于中压配电线路。但是在我国有很多区域使用的依然是低压配电线路,这种的线路使用年限很长,线路老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很容易导致电线外部的绝缘层开裂,造成漏电短路,引起很严重的安全事故。
        2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检修电路工作
        2.1检查杆塔与引进先进检查技术
        首先要检查杆塔周围的土质与水泥埋深情况,看杆塔是否有开裂、损伤、下沉。然后开始检查杆塔的部件稳固状况,先要看其零部件是否缺少,如螺帽或螺栓是否有缺损、拉线是否有松动现象、铁塔等铁器是否出现锈蚀,水泥杆是否有裂纹、露筋等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或者薄弱环节需要及时做处理,以免发生杆塔倒塌事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增加。为了保障电力能够安全、高效的输送到千家万户,电力需要用更好的科学技术来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转。一些发达地区也引进了先进的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检修技术,如红外测温技术。该技术可以探明电路发热地点,而电路故障多有发热问题,所以就能很快的解决故障。
        2.2线路修检与故障排查工作
        工作人员需要对线路、导线进行强化检查,线路中需要注意的是有无断股或者损伤的情况,还要检查压接管或者接头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现象。看导线是否滑动或者有拔出痕迹,并强化压接管、缝夹等部件的温度把控。

对线路故障排查主要依靠分段检查来实现,而在进行排查之前需要先摸清线路的接地方式,看线路是明性接地还是隐性的接地。如果是明性接地的线路,是比较容易找出故障地点的。但如果是隐性接地,故障点就不是十分容易找了,并且故障排除也比明性接地难得多。
        2.3巡检工作
        10kV架空线路需要定期的巡视与特殊巡视,这样才能及时的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从而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定期的检查与测试线路的相关装置是否完好,还要查看接地电阻值是否满足相关设计要求。还要加强电路的用电负荷检测,在实际的检测中可以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如果线路长时间在超负荷状态,就会减少线路的使用寿命。对线路进行测温时,其主要的检测对象是用电高峰期与线路的负荷压力大小测试。对地下电线温度测试时,需要对线路的周围土壤进行温度测量,电线温度不得比土壤超出十摄氏度。对线路的腐蚀性调查时,相关的检测单位需要对周围土层进行电性检测,如土层呈阳极典型就需要对其做一定的防治处理,从而避免电路出现电解腐蚀。
        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维工作
        3.1支设配电线路立杆
        我国对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敷设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其中,搭设立杆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敷设的基础工作。首先,相关人员要开展敷设区段的环境勘察工作,根据区段的地质结构特征,采取适宜的杆塔架设技术;其次,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杆塔掩埋深度;最后,为避免高大灌木丛对杆塔的遮挡,降低发生车辆意外碰撞事故概率,杆塔表面应抹一层反光漆,保证交通安全和供电安全。
        3.2做好配电线路防雷工作
        由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多架设于室外环境,且高度较大,因此,在夏季极易遭受雷电袭击。对此,相关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配电线路避雷防护措施。其中,最为直接且最为简便的方式就是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通过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器,可以有效降低雷击时的瞬时电压,将部分电流导入其它杆塔,减小电流量。此外,相关人员还要严格控制配电线路中各导线的间隔距离。正常情况下,各导线间隔距离必须超过1m。最后,定期对避雷针和避雷器等设备予以维护检修,及时发现各类绝缘部件存在的故障,采取维修措施,或直接更换。
        3.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以及对危险点的预判
        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线路周边环境对线路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已经铺设好的配电线一米之内不能有任何的临时建筑物或者固定的建筑物存在,并且需要禁止车辆从这里通过,从而保证配电线的运维效率。在配电线路的经过处可以放置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来做标识,在拐弯处、节点等地方需要设置更加明显的标志,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事故。每年冬季需要对线路通道的两侧,还有线路下方的树木进行彻底的剪修,这样才能保证线路的畅通无阻。绝缘子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扫,并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并清除杆塔上的鸟窝等杂物。做好10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危险点的预判,有着重大意义,如果能对其进行预判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够保证预判的正确与精准度,有关的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实地进行检查,明确其检修的对象与检修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检修方案,划清检修重点并总结相关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对于现代社会建设具有实际意义。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大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维护检修力度,并根据具体故障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维护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谢军.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2018(7):153.
        [2]黄兆峰.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技术检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199.
        [3]周晓东.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