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升降机基础的应用技术 吕士广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吕士广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速度不断加快,施工升降机因其特有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施工升降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品产量迅速提升,生产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大的生产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投入生产的同时,正在对施工升降机产品进行不断地创新。
        身份证号:32132119811029XXXX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速度不断加快,施工升降机因其特有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施工升降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产品产量迅速提升,生产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大的生产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投入生产的同时,正在对施工升降机产品进行不断地创新。
        关键词:施工升降机基础;地下室顶板;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出现,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施工升降机的布置和施工成为十分显而易见的方法。在施工中发现,对升降机的某些结构进行加固和设置缓冲垫层等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可防止升降机在运行中造成地下室顶板结构受损。
        1升降机型号选择
        该工程为商业性质的办公楼,对装饰装修等要求高,施工速度要求快,采用砌筑结构形式,同时要保证工程质量,故选择升降机型号为SC200/200,该型号可以满足人货两用的需求。该型号的升降机安装高度103.5m,搭配双吊笼(1650kg),吊笼的规格选择为3.0m×1.3m×2.5m,施工升降机一共包括了69节,每一节的自重重量是145kg,安装有护栏,重量为1480kg。
        2升降机基础安装技术方案
        2.1基础排水措施
        良好的排水设置可以延长升降机基础的使用寿命,减少降雨等天气的不利影响。该楼层施工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置排水沟,排水沟的尺寸是宽度300mm,深度设计为200mm,雨水可以沿着排水沟流入外部的集水池。排水沟和集水坑挖掘完毕后,采用页岩砖进行铺盖,形成流水垫层,砌筑完成之后,则使用水泥灰进行涂抹覆盖,均匀到位,水泥砂浆比例设计为1∶2,每一个楼座安设了泥浆泵,最大功率2.0kW。
        2.2地下室顶板安装设计
        根据工程实践状况,搭建钢管和支架于顶板之下,在钢管上方采用刚顶托,上放90mm×90mm木枋,木枋贴住地下室顶板。
        混凝土基础设计为长6m,厚0.4m,宽4m,参照有关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为C35,钢筋采用的是双层双向,型号Φ12@200。基础施工时,首先清理剔除顶板上的其他障碍物,然后按照升降机基础找到基础位置线,其次进行实际施工,施工流程为:板钢筋→立模→浇筑砼。要严格落实基础钢筋的保护层铺垫工作,以防止发生破坏,可直接采用在楼面上粉抹隔离剂的方法。最后,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混凝土配制时要保证对其振捣密实,颗粒均匀,强度达到要求之后进行安装施工升降机的正常操作流程。
        3地下室顶部回撑加固设计
        3.1地下室顶部加固总体施工安排
        该项目施工升降机在地下室顶板安装部位,施工电梯标准节核心受力部位采用18号工字钢钢格构柱进行顶撑加固,施工电梯标准节通过4根30mm的地脚螺栓穿过280mm厚楼板,在楼板下部用双拼18号槽钢固定。钢格构柱安装在地下室底板上,并用14mm厚钢板垫板垫好,然后在钢格构柱上部的钢板垫板与上部槽钢焊牢。C1号楼施工升降机安装部位在后浇带处,由于设计方不同意提前封闭沉降后浇带,为满足后浇带处荷载要求,拟在施工电梯核心部位的后浇带采用5根4m长18号工字钢做钢梁,其他部位后浇带用不少于2m长18号工字钢做过梁跨过,并在施工升降机基础范围地下室顶板结构梁围成的范围,用48×3.5钢管脚手架进行回顶加固,立杆纵、横方向间距600mm,水平横杆间距为800mm,剪刀撑周边连续设置,每4跨设置一道,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


        3.2后浇带位置
        工程中常预留后浇部位,以适应环境变化、混凝土收缩和结构不均匀沉降。在后浇带处布置3排钢管立杆,立杆顶部有16#工字钢,使用木方加固预留的后浇带部位。架顶设计有顶托,内设14#工字钢。
        4施工升降机今后的发展方向
        4.1架设高度与标准节主旋杆公称尺寸的优化
        近几年来,架设高度问题逐渐成为了我国施工升降机在发展中遇到的全新问题。通常情况下,我国生产的施工升降机是把100m作为标准的架设高度,但是近几年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当前的架设高度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建筑工程的需要,必须增加施工升降机的架设高度。而施工升降机架设高度的增加必然会使同规格标准节主弦杆截面公称尺寸增加,其内径也会不断增大,最终只会提高施工升降机生产的成本投入,而且从施工升降机的整个受力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具备较高合理性的。
        通过对现代化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可以根据结构的荷载以及危险截面位置,合理地选择截面尺寸,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升降机不会因为机器架设高度的增加而加大经济成本,并且不会过分增加施工升降机的自重,从而为施工升降机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此外,考虑到施工升降机的实际安装和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可以将施工升降机的架设高度大体分为3段,综合分析3段的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规划界面的公称尺寸以及每一段的高度,并且利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每一段。这样做为施工升降机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2施工升降机的信息化控制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施工升降机已成为施工升降机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国家部门以及相关设备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就是将计算机控制充分利用了起来,其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施工升降机,这样可以有效实现施工升降机的自动平层功能,驾驶室的小环境控制、自动呼叫等功能也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仅如此,在施工升降机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机电的一体化发展,产品的性能、技术性、使用寿命等都会有所提升。
        4.3产品更加多样化
        就当前我国的施工升降机而言,大部分的机械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施工工作中,输送人和物品,但是现阶段出现了将施工升降机应用到其他领域的情况。例如:中国科学研究院廊坊机械化研究所与深圳某机械生产公司联合开发的曲线式施工升降机,为我国相关部门的气象监测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此外,通过对当前建筑市场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大型建筑的可移动施工平台是今后建筑行业建筑施工的发展方向。将施工升降机作为机械主体,吊笼改为不同形式的平台,以此来适应建筑工地实际施工工作的需求,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当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脚手架结构,不仅节省成本,其安全性、可靠性也能得到保障。
        结语
        施工升降机基础和地下室顶板相互结合的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可用,时间效益和管理效益较大,降低了施工升降机门坎高度,方便了施工运输,为其在常态化的地下室建筑施工提供了工程示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德清,裴鸿斌,张凯,等.超高层建筑施工升降机基础设计与施工[J].建筑施工,2019,41(1):6-8.
        [2]高洪伟,杨卫卫,焦建普.施工升降机常见基础形式及应用[J].建筑机械化,2018,39(4):30-31,62.
        [3]梅权武.地下室顶板作为施工升降机基础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14):88-89.
        [4]陈昱锟.基于物联网的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评价与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5]李昌冉.基于KBE的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快速设计与系统开发[D].西安:长安大学,2018.
        [6]梁荣建,司玉芳.施工升降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6(10):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