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状况分析及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7期   作者:李秀君
[导读] 目前的电力计量过程中,计量技术是整体工作的核心,我国电力系统最为常见的计量手段就是电力计量,
        李秀君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内蒙古 包头市014030
        摘要:目前的电力计量过程中,计量技术是整体工作的核心,我国电力系统最为常见的计量手段就是电力计量,因为电力计量可以非常直观的反应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与经营能力,是一个企业竞争能力最直观的展示。近些年来我国的各行业快速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格局,这就需要电力计量工作的精准性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就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状况分析及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状况;应用策略
        1 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网络的不断完善,供电系统运行结构与形式的优化改革,推动了电力计量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为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供电企业在建立健全计量管理机制的同时,针对用户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对计量技术、设备等进行优化升级,为智能化、自动化计量模式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有力的条件。
2 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状况
        目前,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电力计量的重要性,但是其电力计量技术并未达到精确化要求。一是部分电力数据的检测仍存在一定误差;二是电力计量机构的检测处理中,并未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审核体系,无法充分发挥节能降耗的功能;三是电力计量技术发展中,由于科学计量水平相对较低,部分设备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状况,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检测误差导致的电力能耗问题;四是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中,由于管理水平较为混乱,导致计量设备、检测设备等无法满足实际标准要求,设备整体效果大打折扣,计量效果有所缺陷,无法保证计量设备功能的全面发挥。电力企业积极进行电力计量工作的完善,从而实现节能降耗[1]。企业发展中,为了合理应用改造后的电力计量技术,必须及时购入现代化电力计量设备,从而实现自动化计量管理。积极进行电力计量技术的改革,方可最大程度落实自动化技术,这是提高国内电力企业综合生产水平的必要途径。
3 电力计量技术
        3.1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营配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服务于计量设备故障分析、线损统计、营销计量与决策等,围绕变电站、公台或专台变压器等实现全电网计量点的数据收集、用电动态监测、负荷分析、计量统计等功能。此自动化系统能够对辖区中不同区域的电能计量点的信息、数据等进行动态监控与实时监察,计量点能够把自身的电量数据,具体包括电压数据、电流数据、表码等,每隔15min利用GPRS传递至计量自动化主站,这样运维人员就能凭借计量自动化系统来动态、全天候地监测不同计量点的相关数据、信息。自动远程抄表功能极大的缩减了人工计量电能的周期,还可以避免人工抄表出现的失误,提高了抄表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人力浪费的问题。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报警功能可以根据计量装置的设置实现实时进行远程监控,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及时报警,计量的自动化系统会对计量装置设置二次回路、对计量的自动化终端工作运行状态、电能表、实时数据监控进行实时的监控,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3.2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运用于用电计量装置,通过智能交互终端的区块链模块构成区块链。加密存储模块基于区块链技术将采集模块获取的计量数据加密存储,并周期性生成计量数据的数字指纹上传到区块链。备份模块周期性将用户表计的计量数据进行备份。上报模块周期性将所存储的计量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够避免计量数据篡改、伪造,提高计量数据的可信度,有助于维护公平的电力交易秩序。


        3.3 物联网技术
        系统的成功建立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力计量体系主要采用以下关键技术:1)RFID:;RFID技术即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无接触的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并进行相应的数据交换操作?在智能电力体系中RFID技术能够将传统的人工抄表转变为自动化采集、记录与管理模式,通过空间耦合,变换成电磁场波,能够在通信协议下实现近距离的无线信息的通信和传输?2)LoRa:LoRa属于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美国Semtech公司采用和推广的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远距离、低功耗、多节点、低成本的特点,能够提供安全的数据传输和远距离的双向通信?在智能电力体系中采用LoRa模块实现远程通信,利用LoRa模块将接收到的LoRa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转换为有线网络信号并传输至智能数据网关,网关收到信息后进一步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
4 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策略
        4.1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体系,设置专职管理机构,制定详细完善的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加强监督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将管理工作明确划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同时,做到奖罚分明,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强化各个环节标准化管理制度,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可靠性。做到制度完善、监督有力、考个严格、奖罚分明的管理体系[2]。
        4.2 配置标准化计量设备
        电力计量在设备应用方面,应注重高精度计量仪器的检测与管理,在规范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完善硬件后期维修与养护工作。一方面,应加强对检测、计量设备被与仪器的管理,从设备的采购规划阶段出发,做好装配、调试、运行监测与维修养护等环节的工作。同时,设置专门的管理与维修养护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完善关于仪器保养维修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工具、仪器的检查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始终保持高性能状态,为计量工作提供客观支持;另一方面,应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档案,对各项计量数据、计量表进行标准化管理,统一档案分类、处理形式,尽量降低计量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加强计量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计量设备、量表标准。对新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计量数值的准确性。对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进行报废,在申请更换的过程中,应依照实际的使用需求与标准填写报告。
        4.3 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加强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对于电力计量工作十分重要。加强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同时,能够提升计量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加强配电工作人员标准化知识的培训,以学习标准化的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强化标准化意识。此外,还要加强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能力,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班培训,提高计量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4.4 构建电力考核制度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建立合理化的考核体系,需积极进行用电考核体系的完善,保证及时对大型用电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在大型用电企业中需及时进行计量表的安装,保证完成相关测试,实行定额电力使用、限量电力使用,保证电力系统电力负荷的平衡效果,最大程度降低计量误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必须及时进行电力考核处理,针对用电单位进行考核、限额处理,提高广大用户的节约用电意识,保证电力管理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3]。
5 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经营与运作的过程中,非常的强调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因为提升电力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可以使得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更好的进行合作,为双方争取更多的利益。在新形势下提升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是必由之路,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任锦伟.浅析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5(04):14.
[2] 张克武.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05):82.
[3] 陈静.试论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