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7期   作者:王晓红
[导读] 随着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和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推广,运维人员管辖的变电站数量急剧增加、
        王晓红
        鄂尔多斯电业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要:随着电网管理体制改革和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推广,运维人员管辖的变电站数量急剧增加、责任更大;文章结合我国智能电网现状来对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运维;管理
        引言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稳步提高,理论上有助于减少设备的运维工作量;但实际上,由于变电站数量日益增多和自动化设备的类型、数量都迅猛增长,因基建工程、业扩报装、设备预试、计划检修及缺陷处理的运维任务日益繁重,不但给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风险,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供电可靠率。为此,开展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研究,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已成为保证电网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措施。
        1智能变电站概念
        与传统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集中了所有先进的高新技术。智能变电站积极采用现代化智能设备,实现了变电站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保证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数据信息在采集至检修的整个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且根据实际所需,保证相邻变电站之间的电网调度正常开展。为了确保变电站的运行正常,必须重视自动化设备调试工作和运行维护工作。文章将对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为其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1]。
        2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维护管理,需要专业的维护管理人才,才能保障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在出现问题时,能运用专业的知识专业和专业的技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排除隐患。目前来说,在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维管理方面,专业人才还比较少,在很多地区都存在着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在遇到运维管理问题时,很难及时解决。比如在有的地区,遇到专业的难题,有的人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够,推脱给别的人员,更是体现了个人素质的低下,严重影响运维管理的效率,降低了运维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2.2 缺少运维管理的技术手段
        随着智能电网的规划建设不断发展,老旧电网的设备与技术需要进行改造,智能电网的发展应用已经势不可挡。相对于综自、智能操控等设备的快速发展,再看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却没有较大的技术革新,现有的设备存在缺陷、容易产生故障、存在隐患等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阶段国产的变电设备的研发量日益增加,已经不再是独家企业做大做强或是国外产品垄断的时代。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市场中竞争激烈,甚至中、小型生产企业之间都也在不断竞争,造成了变电自动化设备产品的质量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给运维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2]。
        2.3 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不够完善
        近些年,我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壮大,而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在建设方面却没有跟上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步伐,在工作人员运维管理中出现了运维管理体制系统不够完善等情况。现如今人们对电能的应用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导致了电网的运行压力也在日渐上涨,变电自动化设备潜在的问题更是频频出现,比如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设备的缺陷问题,还有故障问题等,这些问题使运维管理的难度也随之上升,凸显了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现阶段,智能电网覆盖了我国的很多地区,而运维管理的体制系统不够完善,严重影响运维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4 运维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够合理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质的工作,而在这个长期过程里,工作人员在进行维护管理中还要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在我国的变电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的体系中对于工人员的工作奖惩制度还不完善,有些地区过于奖励工作人员而缺少相应的惩治制度,相反,有些地区又缺少相应的奖励制度,致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带着这样的情绪在工作中就会导致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下降,影响对工作的积极性[3]。
        3 加强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有效整合现有运维管理资源,发挥固有资源的优势
        变电站以往运维管理中积累的数据,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是我们应当继承的宝贵财富。对这些有益的东西,我们不能够全盘否定,而要有选择地进行借鉴。整合现有运维管理的人力、物力和智力资源,深挖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可以实现新旧变电站运维模式的转变,老新技术人才的衔接。同时这种对以往资源的整合与深挖,也能够降低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成本。具体做法:归纳整理以往变电站运维管理中各种数据,形成数据库,以便在以后的变电站自动化运维管理中,能够及时查询这些数据,获得相应的数据印证和支持。
        3.2创新并践行运维管理的新模式
        不同的电力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变电站自动化运维管理中,应当结合企业特色,同时学习其他人的成功做法,形成自己在变电站运自动化维管理中的模式。同时要践行这些模式,变成管理的具体优势[4]。一个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模式是否适合企业需要,判断的标准就是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对模式进行检验和不断地完善创新。以变电站系统运维为例,我们可以依据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把系统主机的存放地点放入通信中心,实现运维管理的集中化,这会大大降低运维管理的时间,提高运维效率。
        3.3引入先进设备,实现变电站真正的自动化运维管理
        依托现代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引进甚至自己开发相应的自动化运维管理先进设备。实现变电站运维管理中自动化,这样会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维管理成本。但是自动化运维管理也不要忽视人的因素,没有熟悉自动化运维管理人才,实现人机结合,不可能真正发挥运维管理自动化的高效率。
        3.4培养适应未来变电站自动化运维管理的技术人才
        任何管理都需要人才的参与才能够发挥管理的优势。变电站在自动化运维管理中,也要关注对管理人才的培训问题。可以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变电站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主要培训他们树立新型运维管理理念,掌握最新的运维管理信息,提高他们在运维管理中的技术和业务素质。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发展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今天,对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的培训更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新的设备,新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如果培训不配套,会极大影响未来电力企业在变电站管理中管理实效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从目前还是未来电力企业变电站发展看,加强对变电站管理人员的培养十分必要。
        结束语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维还可以有更多的扩展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运维设备、平台的管理问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去规范维护人员的行为、系统应用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刘旺,周自强,林龙,韩嘉佳.人工智能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综述[J].高电压技术,2020,46(01):1-13.
        [2]保积秀,张真,闫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1):220-221.
        [3]彭飞进,郭为斌,曹志辉,车磊.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运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管理[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38(01):144-146.
        [4]汪溢,胡春潮,高雅,梁智强.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方配置维护及在线监护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37(12):171-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