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民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亚供电局 海南 三亚 57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公司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要求逐渐提高,二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也被放大。以往智能变电站在进行消缺工作时仅仅为了满足正常运行,所以处理方式上相对比较简单。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引言
智能变电站选择使用环保、集成及先进智能设备,将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数据化等作为基本控制条件,智能化完成信息检测、计量、采集等功能,特别是当前已经将在线分析决策、智能化调节、电网实时控制等功能融入到其中,较好提升了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其中二次设备作为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二次设备运行安全性非常关键。因此,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意义。
1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特征分析
智能变电站是以设备参量和信息平台信息化为基础,在自动化系统中降低人工参与,将二次设备系统智能化。二次设备系统的特点是:第一,系统高度集成与自动化控制。二次设备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达到信息无缝对接技术,将控制中心与变电站信息紧密连接。并且电子化采集和智能信息自动化控制,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降低了系统维护难度。第二,在线反馈信息的协同保护作用特点。二次设备系统利用智能信息收集技术将数据信息进行二次整合,至此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优化,并且,该系统也在信息高度化集成后,将信息及时向监测机制回馈实时状态和运行状况。
2强化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措施
2.1充分利用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信息
智能变电站这个体系中经常会设置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这个仪器,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主要作用是可以记录二次系统中包含的所有网络信息,进而可对这些信息进行在线分析或者离线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掌握发生异常事故的基础数据。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中的网分保存数据天数应当至少七天。因此,在对GOOSE和SV进行设置时,现场可将网分调阅时间设置为调取和查阅7天范围内的网络报文。其次,如果拒动或者误动继电保护装置,可通过网分对动作信号发出后GOOSE对应的报文进行查询,详细查询跳闸报文对应的保护装置情况。将此作为根据,对保护装置未能进行正确动作背后的原因进行详查。详细点阐述即:如果系统报出的故障和保护装置发出的GOOSE跳闸命令不相符,则表明保护装置出现了拒动或者误动的问题。如果两者发出的信号是完全对应的,那么就要思考是否是断路器跳开不对应,问题根源应当在跳闸回炉或者智能终端。第三,若设置的保护装置能够接受SV数据出现的异常,那便可对网分进行检查,最先也是最重要要查看的就是合并单元SV报文是否完全正确;然后要查看SV数据集配置是否相匹配,数据是否有效;接着再查看SV报文之间的间隔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SV延时是否出现了变化,最后要特别查验是否出现了丢包问题。将这些作为依据对合并单元是否存在SV异常进行判断。第四,选择使用网分对站控层MMS报文进行分析。特别是要实时跟踪监控数据通信网关机及其后台的保护装置、读取命令的应答结果,特别是保护装置的数据上传等,可对遥控保护装置软压板与主动上送事件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属于监控后还是数据数据通信网关机异常,根据判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给予解决。
2.2安全防护系统
安全防护系统是以维护变电站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具有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等功能的系统,通常也称为变电站技防工程。由安装在变电站各种出入口的门禁设备、电子围栏、红外对射探测器、双鉴探测器以及相关就地模块构成。并通过就地模块接入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实现门禁系统、防入侵系统数据采集、运行监视、操作控制等功能,具备与视频监控、照明系统联动功能。
2.3强化逻辑压板的管理
在变电站的验收过程中应对智能化二次设备中各种逻辑压板的定义,确保逻辑压板的设定保持可靠性、可用性、唯一性、准确性。该验收过程主要包括3个步骤:从厂家获得逻辑压板的设计清单,对每个逻辑压板的基本功能进行验收;根据清单对每个逻辑压板的实际功能进行模拟运行测试;根据逻辑压板的实际效果,在厂家配合下制定逻辑压板的管理规程,制作压板投退操作的工作流程并设计相关表格。
2.4试验验证环境,在判断出设备缺陷原因
缺陷试验的验证环境是由接入层以及硬件、软件支撑层三个不同层级所组成。其中软件支撑层是由PSCAD、IEC61850调试工具等软件组成,软件支撑层在缺陷试验中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理论分析以及辅助测试。而硬件支撑层是由继保测试仪、仿真计算等测试设备组合而成,硬件支撑层的主要作用是给软件支撑层提供良好的硬件平台,与此同时,需要根据硬件支撑层的自身功能为测试缺陷的二次设备提供测试平台。接入层是由端子排、航插等一系列接口设备组成,接入层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测试设备以及硬件支撑层提供连接,在二次设备的缺陷试验中,若符合一定条件,则无需建立接入层,测试设备可以直接通过光纤以及电缆等连接线来解决与硬件支撑层之间的连接问题。
2.5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效率继续提升
可以采用设备标准化,推动通信接口的规范化,从而达到设备功能自动化检测并且提供相应的电子化技术,将设备运行的接口采取统一化管理,为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创造充分条件逐步实现机器人运行维护的智能化水准。二次设备系统的调试内容可以增加模拟量回路的联调检测勘验,并在是测控装置、合并单元和保护等装上确定检测,并结合跨间隔保护,监测其运行状况和条件等内容。
2.6智能联动
计算机通讯技术及在线监视手段的不断丰富为智能联动提供了实现的硬件条件。智慧变电站内智能联动总体可分为主设备监控系统与辅控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联动、辅控子系统间及辅控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间联动两大类。通过主辅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监控子系统间的智能联动,可极大提高操作效率和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如在一次设备操作过程中,联动视频预览,可大大缩短设备位置人工确认时间,提高操作效率;通过各辅助设备监控子系统间数据共享、协同控制,在事故跳闸、一次设备异常、火灾报警、环境监测越限告警等异常发生时,可缩短异常处置时间,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2.4整改对策验证
此阶段要对二次设备缺陷的整改对策进行验证,在找出缺陷原因之后针对性提出整改对策。并对二次设备进行缺陷整改,整改完成后展开常规试验,若常规试验未通过则需要重新提出整改方案。若常规试验通过则需要针对缺陷进行专项试验,若专项试验通过,则二次设备的缺陷试验验证结束,若未通过,则需重新提出整改对策。
结语
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必然是电力系统的一次工业技术的变革。智能化二次设备系统的配置发展定会导致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改变,因此,要重视变电站相应设备的安装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体进行施工管理中,要重视变压器的安装,也要关注其他设备及细节管理和控制,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记录,以方便未来维护。并且也需要注重更多运行、维护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变电站的二次管理更加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涛,方健安.浅析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的区别[J].电气时代,2015(04):26-27.
[2]杨志宏,周斌,张海滨,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新方案的探讨[J].电力自动化,2016(14):1-7.
[3]于永军,陈龙.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调试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