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环节精细化管理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陈天夫
[导读] 由于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较多,在工程建设期间会出现许多问题,包括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上述问题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进度,并且损害到参与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陈天夫
        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韶关分公司,   广东韶关,512029  
        摘要:由于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较多,在工程建设期间会出现许多问题,包括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上述问题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进度,并且损害到参与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应重视工程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运用
引言
        21世纪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巅峰,随着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量持续升高,而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增加,但反观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现状,传统工程管理理念在应用当中不仅效率相对较低,而且有效性差,难免导致施工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下降,无法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则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积极普及和应用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模式。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1.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属于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理念。其最初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是丰田企业的生产管理理念之一。其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是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的一种体现。其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引入精细化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降低资源的占用,合理使用成本。在建筑工程中融入精细化管理,则是把握好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遵循细、精、准等标准,科学管理工程的材料购买、进度以及质量等,继而促进整个工程的有序运转,提高工程的效益。
        1.2精细化管理特点
        (1)系统化。精细化管理自身具备的系统化特点,在细化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关注到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确保管理工作形成有机的整体,管理模块之间也能够相互协调,兼顾各个方面的同时,还能够达成统一的管理目标。(2)数据化。利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将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各项数据统筹到一起进行分析和研究,再对数据与工作标准的切合性进行核对,确定后续施工活动能够始终处于有序状态当中。(3)信息化。将现场涉及到的信息进行记录与整理,并予以归类研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性。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式较落后
        从管理学角度看,好的管理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很多建筑企业并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多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管理项目,甚至没有专职部门负责管理工作。由于制度建设滞后,工程的很多细节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不仅如此,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也相对落后,工程进度规划缺乏科学性,不能依据项目的特点划分,总是将以往项目进度直接套用在现行项目上。
        2.2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人才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当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所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建设质量。目前我国在工程管理水平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普遍都比较偏低,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知度不够,在管理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进行管理方面相关事宜的时候只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工作经验来进行判断,导致在管理的时候对有些事情考虑不全面,再加上很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当中缺乏一定的责任心,敷衍了事,对人员的管理也不能责任到人,导致整个管理比较混乱,员工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2.3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效率较低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效率较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企业未能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于缺乏管理制度,无法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效率不断下降;其次,施工企业未能加强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管理。

最后,施工企业未能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施工中许多违规行为,不仅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还影响到施工效率。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3.1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必须明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其中。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建筑工程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细化,明确各个管理人员所担负的责任。例如,在建筑工程内部通常会包含管理物资的、管理设备的、管理技术的,等等,将这些部门划分开,并确立相应的管理者以及总负责人。同时,建立质量监督部门,监督这些管理者在管理工作时的各项细节。其次,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如一些技术类的管理,可以专门聘请经验较为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总工程师参与管理,提高管理的质量。最后,为了让所有的管理人员能够明确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以及方法,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资金审核制度、合同管理规范等,采用记账法保证整个管理的效益,使得管理工作能够走向科学化、合理化。
        3.2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力度,需要施工企业制定精细化施工管理方案,在方案内详细标注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此外在管理方案内,应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如果发生突发情况,或者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应依照应急管理预案开展管理工作。例如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应在短的时间处理事故,将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将受伤的施工人员快速送医治疗。在管理方案内,应重点标注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包括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装置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在现场的不同区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以及消防安全通道标志,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防止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3.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人员职责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开始,也是保障。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安全生产制度可以从岗位、措施、物资、日常四个角度入手。具体如下:一是岗位管理。明确各人员的具体职责,如安全监督部门要将上级制定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定期对施工环境等进行监督和持续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处理意见提交给相关部门;对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等情况予以制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工作的科学处理。二是投入与物资管理。对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规范化处理,确保物资能够准确、准时投放,并加强对设备的管理,避免由于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对人员构成的伤害。三是日常管理。无论是生产验收、还是统计工作,都要做到事无巨细,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人人懂安全的良好氛围。职责清晰化,能够让每个人员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真正做到各司其职,避免工作混乱,从而实现工作规范化目标。
        3.4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施工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守护者,也是精确落实精细化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先行者,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则需要企业加强对于施工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完善。在施工管理团队的组建当中,企业应当综合考察人才的综合素养,除却要求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所以在团队的组织当中,应当选用专业人员,避免其他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等问题发生。在施工管理团队组建完毕后,企业还应当加强培训工作的开展力度,通过定时定期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结束语
        当前,建筑工程发展较为迅速,但内部所涉及的环节较多,若不融入精细化管理,很容易出现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性问题。因此,在建筑工程企业内部,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将管理机制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丽.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251-252.
[2]刘成伟.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建筑,2019(07):200-201.
[3]张生兰.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122.
[4]刘琨.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精细化管理[J].居舍,2018(32):126.
[5]刘文志.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