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三数学高效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   作者:杨建武
[导读] 对于高三总复习,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福建省长乐市第一中学  杨建武

摘要:对于高三总复习,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培养这些能力呢?本文从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关键词:数学复习;问题;教师;学生
       高考复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执行者。高考的成功需要两者紧密配合。在高考复习中学生该怎样复习,我们又该如何引导?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比较大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呢?针对这一年的复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更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导。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只跟不走,缺乏主动
          部分学生认为高考复习就是把高中数学课的内容再重新讲一遍,所以,同样只要上课听牢,作业做好就可以了虽然复习课堂上听得很认真,作业做得也很认真,但从来没有去想听了什么,做了什么,自然提高不大,碰到新情景的问题时无法解决。笔者认为,主动是学习成绩提高的保证。外因可起重要作用,但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学生主动起来,对每一堂课都有一种需求的心态走进来,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不只是跟在后面,而是走到前面呢?笔者的对策是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在课前几分钟自觉地对本堂课的要点进行梳理的习惯,或者把本堂课的要点梳理设计成练习,课前发给他们去回顾思考可以说,课前对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强化是学习的生命。
              2..只看不写,好高骛远
        一些基础相对较好或思维较快但比较粗糙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喜欢看看题目,稍微动动笔,答案一写了事。加强对分析的思考,这本身是件好事,但过了头,就成了坏事。平时解题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的规范,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细节地方考虑不周全,考试中扣分过多,造成“会而不全”,甚至碰到很熟悉的题目,考试中没了思路。所以,笔者的对策是同学们平时的练习和作业中必须要有完整的书写步骤,提高书写表达能力。高考中,只有把你的思维通过解答完整反映到卷面上,阅卷教师才有给满分的可能。
         二、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所选择的高考复习资料的例题往往偏难的居多,而老师们喜欢再选一些巧题、好题,认为站得高看得远,其实不然,起点过高,遇难题耗时过多,集中于几个难点,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面。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提高能力。没有基础,能力提升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还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尤其是文科的学生,人为地给高考复习设置了障碍。


高考复习第一轮其实就是优化基础,数学中的基本知识点、基本解题思路的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高考题大多是常规题,只不过是提出问题的情景改变一下而已,比如2008、2009年四川省的高考试题一样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现有高考命题内容是源于教材、回归基础,如2008年四川理科(1)、(2)、(3)、(5)、(6),文科(1)、(2)、(3)、(4)、(5),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基础中考查能力。再如2009年四川理科(1)、(2)、(3)、(4)、(6)、(8)、(11)、(13)、(14)、(15)、(17)及文科(1)、(2)、(4)、(7)、(9)、(11)、(13)、(14)、(15)、(17)都是从教材改编而来。针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我们觉得在首轮复习中要淡化特殊的技巧,也不要急于推出较大难度的“综合题、创新题”。复习中要强化通性、通法,特别要注意小题大题化,小题综合化。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让学生真正掌握我们最容易想到和掌握的大众化方法。
        三 复习阶段的注意事项
          1、充分认识课标与课本的重要性。基于公平、公正原则,近年的高考都强调以课标为依据,而课标的载体是课本;课本中结论,定理与性质,都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第一轮复习中千万不能脱离课本。阅读课本,能帮助我们触及每一个知识点,从而做到知识复习的面面俱到、不留盲点和死角。阅读课本,有助于提高由基础复习单向训练转向综合训练的题目控制能力。同时,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课本基础而全面,阅读课本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能在不断获得的成功感中鼓励自我战胜学习困难。客观上讲,高三数学复习资料在编排上不是依高一、高二时讲课的顺序编排的,限于篇辐,常常过渡较快,综合性较强,台阶较大,因而使一部分同学因高一,高二学业荒废而想在高三好好学的想法变得难以实现。考虑到这点,对复习资料大家不能贪多,也不宜过难。我们认为我校所订的复习资料难度适中,题量恰当,大家应充分利用好这套资料。
          2、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内容。重点知识要重点掌握,重点内容要重点训练,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方向。作为高三学生,应认真学习、研究近年各省的高考试卷,重视高考试卷的评分标准,中档题重视其解题格式,得分点的处理,计算的准确性;难题重视熟悉知识点的得分。同时要取得高分,还要注重解题表述的细节,要加强答题的规范训练,尽量做到无可挑剔不失分。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研究《考试说明》。这样才能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帮助同学们居高临下地复习,从而提高复习效果。高考对知识和能力有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对每章的知识的结构,大家要能写出或说出章节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并掌握其重点内容。例如:函数一章,从基本知识看,主要有:集合与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映射与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从考试重点看,还有一些必须掌握的扩充内容:求函数解析式,函数值域,求函数定义域,函数图像及变换,函数与不等式,函数思想的应用等。由于函数在高考的重要地位,函数知识与函数思想,同学们需下大力气掌握。
         总结: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运算的准确是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多下工夫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水平;运算的准确要依靠运算方法的合理与简捷,需要有效的检验手段(如数形结合,合理估值等),要养成思维严谨,步骤完整的解题习惯,要形成不止会求,而且求对、求好的解题标准,只有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形成运算能力,解决计算不准的弊端。而对于做错了的题目,要做到有错就改、错不过夜。对错误的地方要用红笔注明,定期复习巩固,做到滚动复习、题不二错。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科教学研究(立项编号:2019FJXB0202)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