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强 张法辉
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做好后浇带的防渗漏是最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也是保障地下室能够安全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根本。在进行防渗漏施工时必须对关键施工技术予以准确掌握,本文从施工工艺与建筑原材料环节加以强化,确保后浇带具有良好防渗漏功能。
关键词:地下室;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 言: 后浇带是应力的释放带,处理不好也是产生裂缝的隐患带。后浇带按作用分为收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不同作用的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也不同。实际施工中往往由于施工用料、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因素,导致后浇带后期出现裂缝、渗漏等问题。鉴于地下室施工的特殊性,应对造成后浇带渗漏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加强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技术,提高防水防渗漏能力。
1 地下室防渗漏通病原因探讨和处理
1.1 渗漏现象
⑴因结构受力、温度应力或混凝土收缩所致的后浇带墙体、顶板出现裂缝,引起渗漏。⑵背水面顶板、墙面出现湿渍。⑶无建筑物遮盖的顶板后浇带在下雨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未采取覆盖措施或由于振捣不到位、钢板止水带下口砼不密实产生蜂窝、沙眼。个别部位产生渗漏水,成股涌出或滴水成线。
1.2 渗漏检测
针对渗漏水位置,进行原位框线辨识、定期观察,仍在变形、未稳定的裂缝,待结构稳定后进行处理。后浇带渗漏的检测相对简单,很多地下室的后浇带处渗漏现象尤为明显,通过肉眼观察便能直接找出渗漏点,适用于漏水集中而又严重的地方。除了宏观找漏外,还有用吸水纸贴附于背水墙面是否渗水、毛刷找漏、撒水泥粉找漏、专用仪器找漏、凿槽找漏。
1.3 原因分析
1.3.1 材料因素
①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在施工中特别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在施工中选用了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控不严以及砂石中含泥量过大等,这些都会导致后浇带质量问题出现渗漏。②防水材料的质量极其重要。在进行外防水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队对于防水材料的质量把关不严,检查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防水卷材存在破损,未收口,搭接方式有误,未做防水附加层,导致后浇带防水能力低下。
1.3.2 施工因素
①后浇带施工缝处理不到位。设置不合理的后浇带以及沉降缝的后浇方法都会对该结构造成影响,导致漏水现象发生。而在实际处理中,需要对后浇带两侧施工缝进行处理,然后才能浇筑。但是,部分工程后浇带处理,未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标准落实,对于施工缝处浇灌不密实的混凝土未进行凿毛,钢筋铁锈未能处理干净。为了避免出现渗漏水的现象,需要在后浇带内部设置止水带,外墙附加防水层,而这一方面细部构造做法,施工单位未能引起重视。这些都会有地下室出现渗漏的隐患。②带模养护时间不足,拆模后养护期多短,表面干燥,骤冷骤热,极易引起裂缝而产生渗漏。
1.4 渗漏处理方法
⑴对于墙体、顶板出现裂缝成股,涌出或滴水成线的渗漏水及其他渗漏点裂缝处采用高压注浆方式进行补缝。将结构表面处理干净,详细检查,确定位置,使用电钻沿裂缝钻孔,钻头直径为8mm,钻孔深度为结构厚度1/3,安装膨胀止水针头,用专用扳手拧紧,使灌浆针头周围与钻孔之间无空隙,不漏水。用高压灌浆机向灌浆孔灌注化学灌浆料,逐一连续进行,墙面灌浆顺讯由下而上。灌浆完毕24h后,确认不漏水即可切除灌浆杆,清除已固结溢出的灌浆液。⑵对于背水面顶板、墙面处的湿渍迎水面处理:采用人工凿凿除后浇带蜂窝麻面的混凝土及石子,用钢丝刷扫除冲洗干净,施作1:2掺微膨胀剂的防水砂浆,分两次修补。
成型后通过浸水观察渗漏点及背水面墙,无湿渍无渗水现象,进行卷材防水墙前,在后浇带上做一道附加层,宽度每边大于后浇带施工200mm。背水面处理:剔除表面已粉刷的材料,用钢丝刷或砂轮机清除干净。根据迎水面的处理做湿养户,检查地下室背水内表面的混凝土墙体无湿渍无渗水现象后,涂刷封闭漆,风干后再做装饰装修。
2 预防后浇带渗漏施工措施
2.1 全力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
材料因素是影响防渗防漏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能够发现很多时候地下室后浇带出现渗漏大部分是由于材料问题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也是保障工程的防水性能。施工材料进场,防水卷材、止水钢板、钢筋、外加剂及混凝土等均应有合格证,且复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和水灰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实验,混凝土最终配比要具有最优化的密实度,同时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微膨胀剂,增加浇筑密实度,以确保配合比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混凝土要求混合均匀,不得出现离析现象。加强材料验收及过程监督是对材料合格的重要举措,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踪,要求施工队伍每道工序必须进行报验,否则不予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这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要求。
2.2 严格按后浇带施工工艺执行
2.2.1 规范后浇带施工处理
由于设计及受力要求,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钢筋在外露环境下,容易锈蚀会直接影响受力性能。在板面后浇带上面两侧,砌两皮砖块高的挡水带,防止雨污水、各类垃圾进入后浇带内,外露的钢筋上刷上水泥浆或钢筋防锈漆,面上用木板或铁板固定封盖好,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标志,以作提醒。底板部位: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做好后浇带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注混凝土。检查底板处是否存在渗漏水现象,确保无渗漏点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墙面和顶板部位:地下室外墙立面施做具体有围护的预制板,以解决地下外墙提前做防水和回填土问题。
2.2.2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清除后浇带内的积水及杂物、凿除软弱混凝土层及浮浆,并用高压水抢冲洗钢筋和止水钢板,提前一天充分湿润施工缝。两侧施工缝处铺一层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通常采用收缩补偿或微膨胀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大板体后浇带混凝土厚度,加宽现浇宽度覆盖过施工缝,与顶板交接处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使之形成为后浇带一定坡度的结构散水坡,有利于排水及施工缝处不产生积水,也可延长了渗漏水长度。
2.2.3 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特别注意养护,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抗渗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达到不裂不渗的效果。后浇带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应优先采用涂刷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采取覆盖洒水保湿养护的方法,浇水湿润,随后压盖一层保水薄膜、土工膜、麻袋、草袋等保湿养护。加强混凝土养护,必须责任到人,由专人负责,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天。
2.3 后浇带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的成品保护及养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后浇带上进行蓄水养护,同时也能检测施工质量是否达到防渗要求,并在周围设置临时护栏。后期防水施工,根据防水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施作附加层。就后浇带施工工程中要注意的事项:⑴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⑵后浇带内钢筋应区别于其它钢筋性质认真处理。
⑶加强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防护处理。
结束语:
由于地下室位置的特殊性和施工程序的复杂性,在施工中或工程完成后特别容易出现渗漏等问题,后浇带防渗漏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在地下室防渗漏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后浇带施工,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跟踪落实后浇带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贯彻质量是第一的思想,把确保质量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后浇带的防渗漏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志勇. 王亚敏. 浅析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8)-183.
[2]李龙江. 张永琪. 地下室后浇带抗裂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43.
[3]刘海宁. 刘新兵. 聂瑞富.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及处理控制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