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平
呼和浩特供电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各领域也朝着科技化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更是促进了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作为社会正常运转的必需动力,电网的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关键的意义。在当今的能源市场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提升自己的构建实力也是非常必要的。而面对强大的世界竞争,我国电网的发展必须更加智能化、科技化,这也为电力工程的建设提高可视化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发展将低碳高效作为重要目标,智能电网的建设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在2011年,我国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大力进行,在各地城市范围内都开始投入工作。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的本身,变电站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技术部分,它不但是整个智能电网的核心,还是连接各地电网信息交流的关键。因此,必须要重视智能电网变电站的构建,不断提高其一体化的建设。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
在当前能源市场发展领域,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是非常超前的技术。而且,在全球的发展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建设都已经被认可和采取。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抢占智能电网建设的制高点,并且利用其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电网的建设是在2011年。相关技术人员抓住了智能电网的变电站建设之一技术,并且以此作为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分析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特征,以及我国对电网的切实需求,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非常具有价值的建议。在变电站优化建设之后,它能够起到连接其他网点和各个技术环节的重要基础。虽然目前相关技术的运用还不是非常成熟,但是,在经过一定范围内技术的推广,相关项目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也能够真实发挥其实际作用。
一、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是当前各个领域发展都敢于探索的部分。而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也不例外。在智能变电站建立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是非常多的,其工作方式和内容也呈现系统化形式。对于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其本身主要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库,为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传达提供快捷的方式[1]。而后期对数据的收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运用智能化方式进行,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此外,随着人们对于安全意识的更加重视,在技术运用和系统运行过程中,更加需要时刻感知到相关环节的运用程度。自动化系统的加入就大大解决了这一难题,它能够及时发现整个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在相关危险信息传递之后,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就能够及时找到解决办法,阻止危险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变电站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自动化系统特点
(一)技术来源
智能变电站建立主要是将我国已有的传统变电站建设理念进行改革,增加自动化技术的部分,这样能够充分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从技术本身讲,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从自身技术上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也使整个电网运行结构更加完整。这不但实现了技术的更新,还促进了我国电网的智能化发展。
(二)技术作用
一次设备在整个变电站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对于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满足当前电网的正常发展,必须要对一次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保护。此外,在日常系统维护过程中,还需要对变电站的自动化进行保护和控制,将其作为主要的工作发展方向,保证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相关数据也得到实时保存和整合。
(三)系统功能
自动化设备的运用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可以说,从根本上讲,变电站一次设备功能的发挥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起到统筹整个系统运行的功能。按照系统结构分类,当前系统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部分。其一,系统本身具有实时监控、通信保护和综合分析的功能[2]。其二,系统运行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各个部分进行测量和间隔操作。这也可以看出,一次设备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操作水平比较高。保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电网的正常运行。
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探究
(一)设计架构
目前变电站的自动化建设主要是依托于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功能的发挥。一次设备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一体化,二次设备则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分工控制。这两者虽然负责的功能是不同的,但是电网未来的发展要将这两项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并且探索新的融合发展途径。在未来的电网建设过程中,智能化的标准会越来越高,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也会越来越明确。因此,为了建设更加强大的技术体系,必须要对相关技术理念和思想运用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对于变电站的自动化设计也主要基于物理层和逻辑层完成,相关结构的划分主要包含:间隔层、变电层和过程层。
(二)设备层一体化
现如今,我国虽然在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变电站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也进行了拓展[3]。但是,一直被延续和使用的技术是始终要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检测系统一体化。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挂柜模式,节省整个电缆控制室的空间,为设备的运行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设备的调试工作
第一,变电站控层的设备。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整理,为设备的运作和数据的获取提供最合适的环境,也能够对设备的功能运用进行调试。第二,网络系统的构建。网络系统主要是保证各个环节信息沟通链的完整和有效。第三,间隔功能调试。在智能化设备运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参数变化,对设备进行现场模拟和调试,以保证通过设备调试,各个系统之间有完整的连接。第四,纵向分系统功能的运用[4]。这项工作可以与前一项协调进行,主要是对变电站中各项功能性设备,按照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现场调试。第五,对设备横向功能的联合调试。对于整个设备运行和模拟的环节,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必须提前模拟设备运行的环境,第三方设备接入的状况等。在按照设定项目进行联动监控之后,对可能发现的故障进行统一检测和分析,对于相关数据要做好一体化处理。
(五)设备防护构想
对于一些地区,变电站设备的设置有一部分在室内,但是,大部分变电设备是安装在户外。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设备的运行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威胁,这样必然会给其日常运行造成困难。为此,相关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5]。比如,可以设计简单的伞棚,这样不但能够对设备起到一定的保护,也便于工作人员随时进行维修和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电网的中心技术环节,变电站设备的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要更加重视对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技术运用,不断规避电网发展过程中的危险,以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核心,推动我国智能变电站的一体化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晓,郭燕.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3:131.
[2]胡绍谦,李力,朱晓彤,尤小明,林青,丁浩川.提高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实施效率的思路与实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1:173-180.
[3]陈德辉,须雷,赵希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与保护核心IEC标准的进展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21:229-239.
[4]段垿,叶伟清.基于5G移动网络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应用分析[J].电气开关,2020,5802:90-92+96.
[5]彭志强,周航,韩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透明运维系统构建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813:1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