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 210012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加,这就有效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大量的建筑工程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资源短缺,为了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现代建筑工程大多数是以高层建筑为主。本文就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
1、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桩基础的利弊分析
1.1预制桩的相关利弊分析
与灌注桩相对比,预制桩的优点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更低、比表面金更大、环保性能优良、直径相对较小、配筋率相对较低、节约钢材、施工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单方混凝土的整体承载能力明显更大,而且整体施工更加便捷。而预制桩的缺点则主要受制于挤土效应,导致桩基础出现缩颈以及断裂等相关情况,不适合应用于饱和黏性土基之中。
1.2灌注桩的相关利弊分析
钻孔灌注桩的额整体适应性更广、装精选择的整体范围更大、单桩的整体承载能力相对较高、整体成本更低、桩长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大、工程施工噪音相对较小而且整体成本较低等诸多优点,在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各种地层施工其都较为合适。但是,其整体施工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对于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也相对较多,施工过程当中的排污量较大,在卵砾石以及大粒径的岩石施工过程当中容易产生问题。另外,沉管灌注桩与预制桩相比较,整体成本明显更低,施工过程当中的噪音污染也相对更小。与钻孔灌注桩相比较,其施工效率更高而且施工过程更加的便捷,在施工过程当中无排污问题。但是,由于其整体桩径相对较小,而且单桩的整体承载能力较为有限,因此通常应用于软土基施工过程当中。
2、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1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施工技术,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技术不需要使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施工流程也比较简单,因此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小,成桩的效果也很好,属于比较环保经济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主要以灌注桩为主,根据工程需要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挖孔置入钢筋圈,然后用混凝土进行回填桩孔。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扩充已经挖掘的桩底部,根据地下的水流量,在透水层适当设置环形钢筋圈回填混凝土。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逐段进行开挖,每个桩基和桩孔的施工都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流程进行,尤其是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坍塌度符合设计要求。虽然这种施工技术施工简单,比较环保和经济,但是不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在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并不广泛。
2.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也是整体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自身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同时对于周边土层的稳定性也不会造成影响,环境污染也比较低。尤其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能够适应不同区域和复杂的环境,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专业性很强,对于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很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因此,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并且根据施工设计制订完善的施工计划。其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用专业的机械设备进行钻孔,把握好钻孔的深度,这样才能够对建筑工程主体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2.3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能够提高高层建筑工程地基的荷载能力,施工周期短,并且桩基础坚固耐久。
在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桩基的数量和间距,要考虑是否会出现挤土现象发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模拟和计算,将桩基数量和间距进行精准的计算。其次,施工开展之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清理障碍物,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也要进行考察,确定是否会对施工造成干扰。同时了解现场地下管线的布置,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地下管线和设施造成破坏。在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混凝土预制桩进行接桩,可以采用焊接或者机械快接进行,并且接桩的材料一定要符合质量要求,焊接过程中要应用专业的焊接人才,从而确保混凝土预制桩接桩的质量。最后,要采取质量验收的办法对预制桩施工的质量进程检查。一个预制桩施工完成以后要有专业的质检人员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符合质量要求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工程的使用。
3、高层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质控措施
3.1桩基础的施工准备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将主要预制在原地。但是,施工过程复杂影响原因也有很多,应该综合、实用地确定混凝土桩的基础和实用的方法。只有选择正确的桩基施工方法,才能保证桩基的质量。因此,在挖孔之前,必须在桩基础周围安装防护围栏并添加安全网和其他设备,以防止工程因普通货物坠落而停滞。最后,挖孔过程需要实时监测孔中的氧气和有毒气体,以避免因氧气含量过低而引起建筑工人的休克。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了解施工细节,并必须确保没有泄漏或松动等问题。
3.2做好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挖孔施工中,必须首先组织技术人员检查重要参数,例如桩的高度和位置,以免发生错误。同时,对孔进行清洁,然后再检测孔的直径、孔的深度、密度和沉积物的厚度。结合工程设计检测桩支撑的深度,以确保支撑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挖工作中,施工人员还必须成功地检测和控制桩基的承载力。在检测时,应根据桩基的具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A级、I级设计的桩基、或者地质条件复杂且桩基结构质量不可靠的情况,请使用静载荷方法来检测桩的承载力。
3.3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
实践中桩基础施工作业,极易受到机械设备和现场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类问题,因此要注重现场的监督检查。组织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划分管理区域,结合桩基础施工作业的情况,采取巡视检查或者旁站监督等方式,落实桩基础施工质量管理职责。考虑到材料与机械的设备等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影响,现场管理重点围绕这些因素,采取严格把控措施。对现场的材料,督促负责人严格按照存储管理和质量检验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与质量检验检测,把关桩基础施工作业的质量与效益。对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期组织开展运行维护,使其处于高性能状态,以免产生问题,影响桩基础施工的效果。
4、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施工的基础部分引起足够的关注,其中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的应用桩基础技术,能承受更多的建筑压力,保证其建筑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对相关的建筑技术进行研究时,必须对其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不同的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如今的技术发展情况,促进其技术应用顺利进行。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应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保障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促进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代骅轩.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9(14):42–43.
[2]张正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18–219.
[3]何勇刚.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4):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