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莉
[导读] 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李莉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第二小学 251712)
        【摘要】对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1]。学生想要学好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写作水平的培养也离不开阅读教学,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想要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培养,必须要注重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关键词】拓展性阅读;小学语文;重要性;应用路径
        在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能力已然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也是重点教学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要注重对课本教材内容的讲解之外,还要在课本知识内容的基础之上适当的进行文本阅读素材的扩展和延伸,这样才能够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文章鉴赏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文学素养的提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文本阅读充分发挥出自身在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相比于传统单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具有更大的教学优势和教学价值。在以往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在已有的教材课文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生词,之后再为学生讲解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不管应用怎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生的阅读素材也只是现有的课本教材文章,学生的阅读量得不到丰富。而拓展性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虽然教师依然围绕着课本教材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但是教师会结合课文内容对阅读素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写作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还能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对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开展拓展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课内外拓展阅读,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并且能够根据这些课外阅读素材进行联想和再次创作。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借鉴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一)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的阅读
        探究式的阅读活动就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应用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探究式的阅读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内容展开自主探究和思考。在探究式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者是上网搜索相关资料的方式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写作背景[2]。通过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学生再次阅读这篇文章时,能够更加容易地体会到文章内容,并且能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探究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探究式阅读进行更为灵活和有效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式阅读活动中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从而逐渐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进行趣味导读,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虽然开展了拓展性阅读活动,但是在拓展性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缺乏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了解,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开展高效率的拓展性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注重对学生拓展性阅读兴趣的激发,对学生进行趣味引导,让学生对拓展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激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外时间自主地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例如,在阅读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这一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景阳冈》这一故事内容时[3],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内容的故事情节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故事内容的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景阳冈》的后续故事,在趣味导读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在阅读了这一节内容之后,同学们是不是都感受到了武松打虎故事的惊险刺激,如果你们是武松,你们敢像武松一样打老虎吗?”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武松打死老虎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万一武松在景阳冈又遇到了猛兽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趣味引导,学生能够对后续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拓展性阅读兴趣。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完成相应的阅读量,还要通过丰富的文本阅读完善自身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新课标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文本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加大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力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明侠.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5):267.
[2]玉窝. 拓展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教师, 2020, 000(006):24-25.
[3]夏玉琴.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J]. 科技资讯, 2020, v.18;No.579(06):158+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