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及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9期   作者:滕玉翠
[导读] 目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及影响进行调查研究
        滕玉翠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600

        摘要:目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及影响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将以上患者根据分析需要分为两组,在均给予两组患者子宫按摩的前提条件下,根据患者的分娩方式对其分别使用宫缩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观察其产后止血时间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止血时间为(13.7±3.1)min,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48.36±20.1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后止血时间(38.2±8.0)min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498.21±25.79)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总疗效为82.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6.47%,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妇产科临床种推广及使用。
        关键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分析
产后出血在产科的医学临床中属于一种严重的产后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出现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此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大约在2%-3%之间。针对以上病症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缩宫素(2)卡孕栓(3)前列腺素(4)米索前列醇等,但是以上药物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都不尽理想,因此,在产科临床实践中推出了利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运用上述方法治疗后,产妇的出血量及出血时间明显降低,并展开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将以上患者根据分析需要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0例,年龄在24.5-31.5周岁之间,孕周在36.2-39.8周之间;对照组34例,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12例,年龄在25.5-30.5周岁之间,孕周在36.6-39.5周之间。所选两组患者均无其他疾病禁忌症,及其他前列腺素使用禁忌症,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差(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子宫按摩,并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1.2.1对照组
(1)阴道分娩患者:胎儿娩出后要立即在宫体肌层处注射缩宫素10IU;(2)剖宫产患者:胎儿娩出后要立即在宫体处注射缩宫素10IU,并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0.9%氯化钠500ml加上10IU缩宫素的维持治疗。
        1.2.2观察组
(1)阴道分娩患者:胎儿娩出后要立即在宫体肌层处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2)剖宫产患者:胎儿娩出后要立即在宫体处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并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酌情进行重复注射,且每次用药之间要间隔15分钟以上,总用药量≤2mg(共8次),观察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到四小时之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其产后止血时间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以x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止血时间为(13.7±3.1)min,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48.36±20.1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后止血时间(38.2±8.0)min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498.21±25.79)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针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止血时间为(13.7±3.1)min,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248.36±20.13)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后止血时间(38.2±8.0)min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498.21±25.79)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总疗效为82.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6.47%,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妇产科临床种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6):146-147.
[2]陈华珍,陈环,彭海涛.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4):157-158.
[3]张静,刘桂先,降续蕾,史文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1):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