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陈锦丽
[导读] 目的: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的影响
        陈锦丽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省建始县 4453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的影响。方法:用单双号分组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到我院住院的200例产妇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常规组为自然分娩组,研究组为无痛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第一、二以及总产程均短于常规组;研究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数据比较均低于常规组,且均存在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临床效果理想,能够缩短产程时间,可以提升产妇临床镇痛效果,且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无痛分娩;自然分娩;产程;妊娠结局
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相比,各有优劣,自然分娩对产妇伤害小,同时也有助于胎儿发育;而剖宫产产程较短,产妇疼痛感更小,安全性更高。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提升,人们对分娩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尽量减少产妇的疼痛感,二是确保胎儿平安生产。因此,对产妇实施镇痛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无痛分娩能够减少产妇因剧烈疼痛而出现的应激反应,避免了产妇因疼痛而大叫,导致后期脱力延长产程,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本文为了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到我院住院的产妇共计200例作为观察对象,详细内容见正文部分描述。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住院的产妇中选出20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分娩前未发生异常;(2)单胎足月产妇临产;(3)无意识、精神障碍。排除标准:(1)有生理疾病及相关家族史;(2)存在麻醉过敏和顺产禁忌;(3)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200例产妇分成两组,即常规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研究组年龄23-39岁,平均(27.21±3.21)岁;孕周36-41周,平均(38.21±1.41)周;体重50-68kg,平均(57.01±2.21)kg。常规组年龄22-39岁,平均(27.23±3.11)岁;孕周36-41周,平均(38.65±1.52)周;体重51-67kg,平均(56.23±2.45)kg。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对比要求。
        1.2方法
        常规组:自然分娩方式,不给予镇痛药物,指导产妇练习深呼吸,帮助产妇分娩。
研究组:无痛分娩方式。当宫口开到2cm后,开始进行镇痛处理,即对产妇硬膜外穿刺,选择L2-3间隙处为刺穿点,观察5min,待麻醉成功后注入5ml药物用于试探,药物为罗哌卡因(100mg,0.1%)、芬太尼(0.2mg)、氯化钠注射液(0.9%)的混合物,观察产妇情况,若无异常反应,可适当增加注射量,当感觉平面控制在T10-S4时,注入速度变为8mL/h,当宫口开全时,用药停止。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的时间。
        (2)分娩时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分为无痛、轻微疼痛、明显疼痛、剧烈疼痛。
        (3)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宫缩乏力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软件为SPSS24.0专业统计学软件,文中涉及的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分别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除第三产程时间与常规组相比差异不明显以外(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如表2所示,研究组剧烈疼痛为0例,大多为轻微疼痛,而常规组无痛为0例,大多为明显疼痛,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等比较
        如表3所示,在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宫缩乏力上进行比较,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自然分娩对新生儿的有利影响毋庸置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产程过长,在这期间,剧烈的疼痛感会对产妇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1]。而剖宫产虽能解决上述问题,但也存在对产妇伤害大,产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因此,解决自然分娩中疼痛的问题是当前最优的分娩方式。医疗麻醉水平的提高,让目前临床上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减轻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感,例如罗哌卡因,该药物作为单一对映结构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小剂量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联合芬太尼使用,能够减轻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2]。此外,无痛分娩并不会造成宫缩不规律、改变子宫收缩频率和强度,所以不会影响正常的产程 [3]。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总产程以及第一、二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提示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加快产程进程;研究组剧烈疼痛率(0.00%)明显低于常规组(19.00%),无痛率(32.00%)明显高于常规组(0.00%),P<0.05,提示无痛分娩可以有效减少产妇疼痛感,帮助顺利分娩;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宫缩乏力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无痛分娩对产妇的不良影响率更低,效果更好。
        综上,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与产妇硬膜外持续阻滞镇痛,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感,同时不良影响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莹.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12):36-37.
[2]李秀珍,吴柳玲,杨瑞娜.主动接受无痛分娩对提高妊娠结局及产妇满意度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5):526-527.
[3]潘玉芬.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4):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