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环境创设的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9月第25期   作者: 张丽娇
[导读] 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各行业的高度配合,才有今天的成就
        张丽娇
        大庆油田托幼管理中心长青一幼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3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各行业的高度配合,才有今天的成就。在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很好的启蒙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环境创设指导理论,将美术教学带回正确的艺术道路。环境创设教学方法在各种渠道的作用下,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幼儿体验欣赏、说话、绘画、做事、思考等美术活动,使学习美术的过程成为一种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于各行业的发展加大力度,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阶段,使各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环境创设背景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美术活动,在幼儿素质教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想要确保美术活动的有效开展,就需要老师加强对此方面的深入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持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
        1当前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美术教学理念处理片面化
        许多老师依然将绘画与美术划上等号,这种美术教学理念是片面且不科学的。虽然在幼儿阶段的美术学习往往指的是绘画,但是幼儿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从美术的概念来看,美术是一种具有可视性且进行创作时需要一定平面或空间的艺术形式,囊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等。因此,绘画也只是一种用于表达作者情感和创作意图的方法或形式,因而缺乏思想和情感的画作,就好比是一张缺乏灵魂的废纸。所以在进行美术环境创设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紧密融合幼儿思想与绘画,引导幼儿将思维和现实进行融合表达。
        1.2缺乏实训教学
        重视教学基础理论,忽略环境创设教学实践,是众多院校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幼儿美术课程教学实施中也面临这一问题。现实教学工作中,幼儿美术课程教学缺乏环境创设教学内容,幼儿仅能够在日常练习中强化美术绘画技能,却无法将其应用在实践之中,这就导致无法利用所学到的美术课程知识应对幼儿园教育活动需求,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1.3忽视幼儿主观能动性
        我国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美术教学环境创设时,教师都不够重视,认为这是课程以外的内容,也就忽视了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作用。美术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通常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教室进行简单的环境布置,由于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完成的,所以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细致布置,且创设内容主题也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因此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也无法发挥环境创设的教学作用,阻碍了美术教学互动的顺利进行。美术教师没有将幼儿作为环境创设教学主体,而只是为了教学给儿童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以幼儿为本的重要理念,这样一来会限制幼儿创造力的提升。
        2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环境创设的策略
        2.1基本环境的规划
        首先,在幼儿园活动中,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创设特点安排位置,有的活动区域因幼儿需要相互交流合作,活动中会有嘈杂的声音,为了避免少数喧杂的区域干扰其他区域,在空间的划分上应做到动静区别。美术区域活动,因创作的需要,幼儿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和协商,可以把绘画区设置在阳台、走廊或者远离安静区域的位置,这样幼儿才不会相互干扰,才能更专注的进行自己的艺术活动。其次,美术区域的活动,要考虑到水、电等资源,教师应该巧妙的将有特殊需要的区域安排稳妥,可以将美术区域安排在能够方便幼儿取水的位置;要考虑光线的问题,既不能在强光直射的地方,又不易在背光的地方进行创作,因此,美术区域活动应选择有窗户的室内环境,或者有顶棚的室外环境。


        2.2游戏法
        所谓游戏法,就是教师通过环境创设玩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积极进行绘画创作。幼儿大多活泼好动比较喜欢玩游戏,教师不妨投其所好,通过设置一些比较有趣而且能够帮助幼儿进行创作的游戏来促进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的事物特征产生更加深刻的、独特的印象。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涂色游戏,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喜好和想法来涂色,展现出自己想要的绘画内容,这能够让幼儿对各种不同的颜色及其色彩的搭配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促进幼儿对色彩掌控能力的提升,形成符合自己审美的色彩搭配初级印象,并通过各种不同的颜色搭配进行比较来感受色彩的魅力,实现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目的。还有诸如“装糖球”“绕线球”,即通过鼓励幼儿画圆形来了解“圆”所具有的特点;“爬楼梯”,即通过鼓励幼儿画长方形来了解“长方形”所具有的特征;“小鸡吃米”,即鼓励幼儿画点来了解“点”所具有的特色……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不同形状的特质并展现通过绘画展现出来,以此来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2.3创设良好创造氛围
        受到以往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中,主要采用填鸭式以及灌输式等模式进行知识传授,例如,绘画教学,基本是教师进行绘画示范,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创作。在这种固化的模式下,不仅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同时也难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不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创设自由而轻松的教学环境,缓解幼儿由于上课而产生的紧张心理,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在美术创作中用时长短不一,例如,在制作实物拼接作品中,其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一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如果在规定时间中难以完成美术作品,不仅会失去创造兴趣,同时还容易产生抵触以及抗拒等心理,不利于幼儿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要适当的调整美术创作时间,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更好的发挥其创造力;最后,教师要给予幼儿以耐心的引导和启发,美术作品要突出幼儿的心理水平和表现能力,并且鼓励幼儿融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更好的挖掘幼儿创造潜能。例如,在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画纸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色彩和内容构思方面大胆实践,给予幼儿充足的创作时间和空间,进而让幼儿体会到绘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促使幼儿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下,感受创造的美好,实现其创造力的发展。
        2.4创造性美术教学环境离不开发散性思维
        幼儿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的重点在于“创造”,教师需要具有一定思维创新能力,根据课程需求将材料进行有效运用,或准备好材料,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创作。幼儿园美术功能室的教学核心体现在童趣性、开放性、自然性和探索性四个方面,并立足幼儿视角打造美术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艺术创造和发展的条件。美术教学要与时俱进,强化教学环境创设意识,重视艺术创造的过程体验,提升环境创设价值,发掘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让幼儿在美术功能室发挥奇思妙想,实现艺术创造。美术教师要为幼儿创造环境,幼儿可以将一个空瓶子做成一艘小船,可以将一根铁丝拧成各种形状,只有启发孩子的思维,才能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师应该将多样化的造型融入教学环境创设中,成为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结语
        幼儿园美术教学环境创设应与时俱进,满足当代幼儿心理发展需求,以幼儿为教学服务主体,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美术教学环境创设质量,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宇佳.浅谈幼儿园创意美术环境创设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95.
        [2]朱列娟.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8,(14):170-171.
        [3]陈伟英.民间美术资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