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黄彩文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未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

惠东县黄埠第二小 黄彩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未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与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良好的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进行阅读练习与写作练习,深入学习与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有效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性、注重读写结合实践性、拓展读写结合普遍性,可以巩固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将语文知识与技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完善。
        一、掌握阅读方法,提高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绝大部分情况还是通过兴趣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如果对一篇读物感兴趣,那么就能长时间地进行阅读,但其实阅读也是需要讲究方法和提升效率的。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要针对阅读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常规的阅读方法步骤一般是通读浏览,然后深入品读,最后评论摘录。其中,教师应该首先讲解浏览速读的方法,小学阶段的绝大部分文章不会是长篇大论,因此通过第一步的速度基本上就能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体和自我需要来进行高效率的获取信息。在通读结束以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比如作者通篇文章用了什么风格的写作手法,是倒叙、顺叙还是插叙,文章的主线是时间、人物还是地点,接下来就是对句子的赏析,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写作手法对表达作者的感情有什么样的作用。具体分析完后,学生会对文章有一个更加深刻地认识,趁着这个阶段让学生进行一些心得的记录和写一些读书笔记,效果会比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好得多。举个例子,在教材中《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先通过爬山虎的一些图片或者实物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然后让学生在进行第一遍通读时思考文章整体的框架和写作手法,比如文章的整体框架是“总—分”结构,文章在描述爬山虎时用了非常多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和通感等,比如将爬山虎的吸盘比作人的脚,用“蜗牛的触角”来形容爬山虎的丝。通篇文章对爬山虎的观察十分细致,逻辑严谨且层次分明,教会学生写作其实也来源于生活,帮助学生保持对写作的兴趣,留心身边的方方面面。



        二、培养读写结合意识性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到《落花生》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可以先从课文中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入手,逐步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引导出文章写作特点。课文当中,作者用第一人称,从花生的好处开始引出下文,“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这样的文章结构,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一个对后续内容探究的动力。语文老师可以结合文章,让学生总结出,由落花生联系生活,感悟人生哲理。就像文章当中父亲说的那样,“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进而引出文章中心思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在阅读文章时,根据老师的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了这种用生活中普通事物来引申重要哲理的写作方式。语文老师在学生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将这种文章写作手法,运用于语文作文当中,这也是读写结合意识的一种重要的培养途径。
        三、应用读后感写作练习充分展现出读写结合教学的契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仿写练习。仿写并不等于抄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借鉴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实现对自身写作需求的满足。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可安排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课文阅读,让学生感性地认知课文的知识内容;教师再进一步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当中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再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方式开展阅读合作交流学习。最后,教师让学生写作《抗日小英雄雨来读后感》的习作,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立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宏观性的历史叙事背景下来进行语文写作,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把握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共赴国难、抵御外辱的历史,从而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再具体写课文当中的以“小英雄雨来”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们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正确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提炼与升华课文当中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思想。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读写结合基于实践,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适当调整阅读与写作的顺序,优化读写效果;认真观察,丰富阅读积累;鼓励学生开展仿写练习”等,充分发挥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其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佳.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36):128.
[2]寻兰英.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4):50.
[3]李鸿霞.读写结合同步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好家长,2019(96):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