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息肉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6期   作者:1鲁奇伟 2鲁奇伟
[导读] 体会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价值。
        1鲁奇伟 2鲁奇伟  
        1丹东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辽宁丹东   118000

        2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目的:体会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3-2020.5内79例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常规开腹术)和观察组(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较少,VAS 评分较低,肝胆管损伤、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4%,明显较21.4%的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建议采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胆囊息肉;临床疗效;并发症

        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且高发性疾病,单纯的胆道取石治疗后复发风险较高,因此对此类患者多借助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并
降低疾病复发率[1]。为体会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价值,特将我院2019.3-2020.5内79例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纳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3-2020.5内79例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20例男,22例女,年龄27-75岁,平均(51.23±14.22)岁。观察组(37例):25例男,12例女,年龄28-75岁,平均(51.47±13.66)岁。借助SPSS 22.0软件分析两组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术前给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消毒铺巾后在患者右腹肋下做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5 cm左右,缓慢切开腹壁各组织,探查胆囊管、胆囊动脉,结扎,逆行切除胆囊后取出胆结石,缝合。
        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脐下1.0 cm左右做一切口为观察孔,另在剑突下1.0 cm左右做切口为操作孔,后在右侧肋缘下和右腋前线1.0 cm处做切口为操作孔(辅助),后从观察孔中将导管置入,输CO2建人工气腹;将探查镜、手术器械从操作孔中置入,借助探查镜对内部情况进行探测并将胆囊动脉切断并结扎;借助胆囊管将胆总管牵引,胆囊近端夹紧后排CO2并关闭气腹,取导管,术毕。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主要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各指标用时情况等几方面进行对比;其中术后疼痛情况借助VAS量表评价,分值0-10分,其中0分记录无痛,疼痛轻度记录1-3分,疼痛中度记录4-6分,疼痛重度记录7-9分,疼痛剧烈则为10分[2]。
        并发症情况:主要从肝胆管损伤、切口感染、腹腔粘连等几方面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内容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较少,VAS 评分较低,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肝胆管损伤1例,腹腔粘连1例,无切口感染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4%,明显较21.4%的对照组低,P<0.05。见表2。

3、讨论
        胆囊是存储胆汁的重要器官,若胆囊功能出现弱化,极易增加胆囊器官疾病发生率。而若治疗措施不到位,极易导致患者临床疗效、预后情况遭受直接影响。现阶段在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成为临床常见疾病,而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等现象,病情较严重者,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3]。
        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以往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可有效切除胆结石及胆囊息肉,但手术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术后创面时间较长,且患者极易发生术后创面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逐渐被临床用于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的治疗中。
        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较少,VAS 评分较低,肝胆管损伤、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4%,明显较21.4%的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对胆结石并胆囊息肉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价值。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备以下优势:(1)借助腹腔镜器械,可清晰、准确的对胆总管内部结构展开观察,从而在直视下对病变组织进行彻底清除[4]。(2)在腹腔镜辅助下对组织展开剥离操作,可有效减少对胆道组织造成的损伤,因此与开腹手术相比,患者出血量较少。(3)腹腔镜手术以微创入路,且不会将腹腔环境暴露在外界,因此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出现率不高。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志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息肉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6):178-180.
[2]袁源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79-80.
[3]王凤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息肉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8):66,72.
[4]马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并胆囊息肉的价值研究[J].家庭医药,2019,15(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