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疼痛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6期   作者:罗琳
[导读] 分析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疼痛的影响。
        罗琳
        合江县中医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200
        摘要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膝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3例接受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3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经进行治疗,并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关节腔滑膜厚度以及积液厚度,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温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温针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导致膝关节内所有组织均出现病理化改变的全关节性疾病,其致病因素较多,例如:长期姿势不当、负重过大、生理性退变等,随着病情的缓慢发展,患者的行动能力以及不适感会逐渐的加重,最终形成程度不一的膝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问题[1]。目前临床上多以镇痛和抗炎等治疗方式为主,虽然短期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终归不治本,导致病情易复发,还易诱发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医温针灸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其可以通过穴位刺激来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膝关节功能。为了进行深入性的研究,本文选取我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温针灸和常规西药治疗,并判定临床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6例,均为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温针灸进行中的设为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33例。
        对照组:患者女14名,患者男19名,年龄最小40岁,年龄最大69岁,平均年龄为(55.76±2.31)岁。
        实验组:患者女15名,患者男18名,年龄最小41岁,年龄最大70岁,平均年龄为(55.56±2.32)岁。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的康复训练,并根据训练的结果及时的调整运动的力度和次数,在此期间,需要选取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治疗,一天一次,一次0.1g[2],连续服用四周。
        实验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常规的消毒,选取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以及梁丘等穴位行直刺处理,再选取膝眼(患侧内、外)斜刺,得气后以平补平泻的方式行针[3],留针半小时,再取艾灸柱置于毫针柄端,点燃后于其足三里、梁丘处进行艾灸治疗,一天一次,一次2壮。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腔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膝关节疼痛评分。
        膝关节疼痛评分采取McGillp量表进行评估,分值30分,得分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本文数据,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处理,并通过(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当统计结果显示(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关节腔滑膜厚度以及积液厚度
        治疗前,两组关节腔滑膜厚度以及积液厚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腔滑膜厚度以及积液厚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一。

2.2 膝关节疼痛评分
        治疗前,两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二。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活动障碍、疼痛、关节肿胀为特征的骨性疾病,临床往往以常规的功能锻炼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镇痛和消炎的作用,但是就长期的治疗效果来讲,疗效不明显,还易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危害患者的肝肾功能等[4],增加胃肠功能的压力。中医学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历节风”等范畴,主要的致病因素与气血不足、精血减亏以及筋脉痹阻有关,所以在治疗原则上,需要以行气活血、祛湿逐寒为原则,而本文选取的穴位包括足三里、梁丘、阴陵泉以及阳陵泉等[5],其中,足三里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痹的功效,梁丘具有镇痛的效果,阴陵泉和阳陵泉共奏活血祛湿以及排渗脾湿的功效,再联合艾灸的方式,可以将热气直达病灶,对相应的穴位形成刺激,提升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温针灸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疼痛的程度,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振家.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 009(008):94-96.
[2]陈志雄.温针灸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 2018, 010(005):86-87,89.
[3]唐波,单佳婧.温针灸与电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020(005):113-115.
[4]李芳如.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8, 53(2):2867-2881.
[5]王雪霞.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 2020, 339(03):13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