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军
身份证号码:3728271975****0015 山东 沂水 2764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在不断增加,需要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确保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更加科学化和节能化。城市供暖系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源消耗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城市功能系统的节能设计成为关键。充分应用节能技术,在系统设计中严格遵循节能原则,确保设计的规范性、科学合理性,以实现供暖节能目的。在城市集中供暖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管理,全面把握供暖环境,掌握先进的节能技术,并寻求多主体参与管理。城市集中供暖是通过能源经济来实现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需要对城市供暖加强管理,为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必须基于时代要求走节能道路,城市环境及建筑节能建设都应当纳入城市集中供暖节能管理中,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
1城市集中供暖概述
城市集中供暖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由于气候寒冷必须要实行城市集中供暖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确保人们的生存发展。城市集中供暖系统无论是建设过程还是运行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为节约资源,响应绿色环保倡导,需要实现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在这其中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关键。对于特别寒冷的城市在集中供暖过程中能耗极高,要达到整个区域供暖系统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必须要在全区域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供暖节能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配合,调动供暖相关单位的积极性,积极合作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同时供暖节能对供暖系统的材料有很高的要求,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系统进行改进优化,结合节能经验和节能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
2.1科技引领,大力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
传统集中供热采暖中能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包括4个方面:第一,热源方面,锅炉效率较低,一般在75%左右(数据为文献资料数据,表1为特定实验数据,只能作概然性分析,其普遍意义有待考证)。另外,排烟温度过高、燃料燃烧不充分、管道保温差、设备缺乏气象温度自动调节能力等也是锅炉效率低下的表现。第二,热网方面,导热系数通常按经济值设计,保温性能不高,同时,管径过大造成流速低,供热半径远等因素造成热网温升大,热损失多使供热整体的输送效率较低。此外,补水量大,水力失衡,近端热有余、远端热不足等现象较为常见,无法满足所有用户供热需求。第三,热用户方面,建筑物内的采暖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水力垂直与水平失调,热损耗严重。另外,散热器设计不合理,且不乏用户私自改装情形,片数设计规格不统一,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热交换效果。第四,其他方面,如公共场所供热存在运行管理不善的情形,尤其在夜间歇业时段供热,从利用率上看,属于浪费。针对上述情形,应大力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在供热智能运行、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智能运行中,对热源运行进行监督和职能调节,实时监督热源、热力站、热力网运行数据,结合运行环境参数(室温与外温),对热负荷形成可视化数据图形,以便及时控温增温,适时选择最优化供热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用户方面,可设置自动恒温调节阀、监测感应设备、分户计量等设施。避免近端供热过剩,远端供热不足,实时监测感应室内采暖设备,用多少热,收多少费用,避免打统账等粗放式经营之类的人为因素造成热能浪费。注重从智能化技术应用到智能化管理的转变,整合现有智控手段,大力引进新的智能技术手段,真正建立人机一体、人机协调,不断完善运行、应急、监测、服务等管理水平。
2.2热源节能技术
在目前阶段城市集中供暖所消耗的能源资源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是城市集中供暖的重要热源,要实现集中供暖节能目标,热源技能技术的应用是关键。分层给煤燃烧技术与变频调速技术都属于热源节能技术。首先,分层给煤燃烧技术指的是供暖过程中煤炭的燃烧可以根据燃煤炉来进行对煤炭进行分层燃烧,煤炭的分层燃烧能够有效达到煤炭充分燃烧的效果,且在燃烧的过程中减少排烟量,提高燃煤的利用率,节约煤炭资源。同时分层给煤燃烧技术配备合适的锅炉和配风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故障次数,提高燃煤锅炉的供热效率。其次,变频调速技术,这一技术采用的是参数控制,通过计算机设备和信息化系统来采集相关的参数信息,通过数据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计算出最佳的温度和负荷量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关软件来调节和控制变频器,达到速率最优化状态。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调节流量、温度和压力,提高供热效率和质量,拓展供热范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2.3热网节能技术
在城市供暖系统中加热系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加热系统的设计变得尤为关键。供热网络系统的设计在现实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热网节能技术的应用是要减小这些影响因素的制约,确保供热系统的科学性和节能性。在实际中地质条件、温度及地貌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加热系统,要确保加热网络的节能效果重点需要控制液压重量,保证液压的稳定性。对于外部回路及管道中的水平则应充分考虑水平衡,确保温度的正常化从而减少热能量的散失。在加热管道的网络布控中则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热网的加热效率。
2.4加强二级热网的循环水泵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所有用户的流量设计总和要小于循环水泵的水泵流量,循环水泵还要克服热水站内的管道设备、主干线等各种阻力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用户自主调节就要选用调速泵,不论是压力的损失,热力的消耗还是连接等方式都要做好相应的设计,从而保证热力站的运行效果。
2.5配置二级热网补水设备
二级热网补水装置是指一个补水泵,它的主要作用是向二级的热网及时地补入需要的软化水,也是补水装置中重要的组成设备。补水装置主要是按照住户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一般状况下,补水泵的流量是正常补水量的4倍左右,补给的水量也是比较小的,一般为系统水量的1%。但是因为补水泵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所以,补水泵只能用很少的时间,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造成供暖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体的供暖情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购置补水泵时就需要一台备用的补水泵,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是补水泵出现了故障就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从而保证供暖的稳定性。
2.6余热回收技术
余热回收技术也是实现城市集中供暖节能的重要技术途径。这一技术主要是收集烟气,回收利用烟气来加热低温水,一方面实现了余热的回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节能效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烟气温度的降低,从而减小了高温度烟气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因为本身烟气中可能含有污染成分,排到大气中产生污染。烟气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了余热的供暖作用,节约了资源,同时不光是烟气,未燃尽的煤渣同样可以利用回收技术进行二次发热,从而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实际上关联多个环节,在原煤为主要热源燃料的当下,可在相关技术价值负荷范围之内开拓,对热源、热力网、热用户相关环节进行改造升级,减低能耗。放眼未来,尤其在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规制下,针对燃煤方式集中供热的改进和完善技术措施超出了其自身的价值负荷,此时,必须转而探索综合清洁供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吴克秀,宗宝玲,戴雯娇.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技术探讨[J].城镇建设,2019(4):185.
[2]马乐.城市集中供暖的节能技术途径分析与研究[J].居舍,2019(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