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梅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喀什分院 844000
摘要: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各类学生及培训班学员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民族团结教育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新疆当地实际,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内教材为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助,不断提高民族团结的意识。
关键词:民族团结;日常教学;
引言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的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指出,民族团结问题对于新疆而言是最难、最长远的问题。这一伟大的论断指明了在新疆地区做好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近年来,新疆各级学校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坚持不懈把民族团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形成 了民族大团结的的良好氛围。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族团结教育不系统、学生们对民族团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参与民族团结的相关活动还比较少。
校园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知识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方式上都需要与时俱进,都需要把民族团结融入到整个教学工作中,融入到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
一、要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
良好的环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交。首先要让学员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理论知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立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学校担负着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要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让学生笃信、笃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该将民族团结作为基石,对各族学生一视同仁,对各民族的禁忌和风俗人情加强教育。各学校应结合所在地环境和工作实际,通过班级墙报、民族知识、民族文化节墙报等宣传栏,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营造校园民族团结的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课堂教学。
要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基础,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等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一要明确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习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理解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二要强化讲解、教学内容分析。?1、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习、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2、培育民族情。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三、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习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三、践行主题教育活动。
1、联系家长。要把结亲学生的整个家庭,作为增进感情、与学生交朋友结亲戚的工作重点,真正的与结亲学生家人作为自己家的亲戚对待,才能融入到学生家里,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宣传到家,争取学生家庭的支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做好好联系学生工作的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联络方式,主动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主动做好与学生家长里短的联系、沟通工作,定期将学生的思想工学习生活及学校的各项规定通知等情况。
2、和学生交朋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生活作息,对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产生的矛盾主动予以协调解决,与各族同学搞好团结,讲民族宗教政策,尽力帮助解决结亲同学生活学习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定期的感党恩、爱祖国、讲政策宣讲,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抵御极端思想,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对联系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的厌学、自卑、偏执等心理障碍,以及交友、升学、择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要进行积极正面的心理疏导。
?(二)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学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每星期一名学生谈民族团结感想及心得。?2、举办感知民族团结方面的演讲比赛。?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民族团结先进民族团结个人的先进事迹。?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当地的反分裂、反恐怖展,用事实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6、充分利用班报、电子显示民屏等,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7、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月活动。?8、定期举办时事政治讲座,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形势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结束语,民族团结教育要常抓不懈,学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中来,不断探寻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们的思想工作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行动,使学生真正树立“五个认同”感,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