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
北京市三帆中学 北京市 西城区 100032
摘要:教学工作中,布置、检查与批改作业是教师必须的一项工作,它是学科教学工作的延续和补充,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提起作业,大部分学生都会皱眉头。如何让英语作业变得有趣且学生喜欢并享受这一学习过程呢?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提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英语作业,挖掘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通点,巧妙设计作业,主动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加英语作业的趣味性,在巩固英语知识的同时,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关键字:真实性 趣味性 自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以及个人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不断升温,学校教育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但是对于作业的设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在初中英语教学常常出现此类现象: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在课上所学的内容由于在课后得不到有效巩固而影响学习效率。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很多教师把“抄单词、背课文”作为主要的课外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便会进入学习倦怠的状态,继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如何设计小学英语有效作业值得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关注和思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教学应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标准要求以“能用英语做事情”为出发点,知识点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际活动,设计教学活动。
基于以上理论,笔者个人教学实践,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摸索设计的几个趣味作业案例:
案例片段1:
教材外研社版七年级上第七模块computers第一单元主要语言知识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first, second, next, then, finally等词来描述某项操作步骤。书本原文讲述了如何使用电脑完成某项作业,并以文档格式保存,介绍了基本的软件、硬件及操作步骤。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经常使用文本文档,因此对学生来书该话题耳熟能详。课堂教学结束后,为巩固强化本节课知识点,就作业笔者作了以下设计:
请录制一段视频介绍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某种功能,如查词、网购、下载视频等。注意用first,next,then, finally 等词来描述。出生在信息时代的这代中学生对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有浓厚的兴趣,且能熟练用这几种设备来听歌、看电影、网购、玩电子游戏、制作幻灯片甚至视频音频等活动,考虑到以上学情,结合课本知识,笔者布置了本节课作业。作业布置后,学生们兴高采烈,并非像以往看到作业后叫苦连天。(学生作业图1)。笔者收到了学生们很多有创意的视频,学生作业丰富多彩,有的介绍音乐下载,有的介绍如何网购一本书,有的介绍如何制作幻灯片…
此项作业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呈现的作业呈现出多样性、创造性。既巩固了课上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提高了语音、语调及乐感。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机会,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案例片段2
外研社七年级上第九模块people and places主要的语法功能是现在进行时。学生第一次接触新时态,容易与一般现在时混淆。以往的作业通常是通过抄写书本句型来强化现在进行时的语法结构,学生容易陷入机械模仿的困境,在现实生活中描述个人行为的时候又错误百出,让人哭笑不得,笔者认为这也是学生中式英语现象的原因之一。如何在课堂授课后让学生巩固此语法点又不生搬硬套?研究课本资料后,笔者发现文本内容主要描述日常生活,作业的布置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真实语境中强化所学知识,使个人的语言表达更具有真实性。基于以上情况,笔者进行如下设计:
微信朋友圈在中学生中受使用频率高,也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以此作为作业提交平台会怎样呢?笔者进行大胆的设计,布置作业如下:拍一张家人或自己的照片,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图中任务正在进行的事情,最后在朋友圈分享。
(学生作业图2、图3)
图2 图3
出乎笔者的预料,此项作业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朋友圈中学生的作业收到了很多的点赞和回复,回复中还有同学的互相纠错,学生回复的话语中包含着自豪与骄傲。此项作业遵循了课标中趣味性原则,它要求课程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需求。笔者认为此类作业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了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创设了生动活泼、互动性较强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朋友圈特有的点赞和回复功能又可以增加同伴学习交流的机会,这与新课标中强调的同伴评价的学习方式又不谋而合。
案例片段3
英语教材中有较多的故事类文本,读懂文本,把握故事结构和脉络和理解故事主旨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戏剧表演是对学生更高的要求。外研社八上第七模块A famous story讲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以往的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往往是续写故事,或者依据文本改写故事情节。能否将以往以写作为主的形式改为戏剧表演?文本内容是非常好的戏剧剧本,考虑到课上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充分演绎故事的内容,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作业:自愿结组,表演疯帽子的tea party部分(学生作业如图4)。
考虑到难度系数,不仅要求语音、语调好,对学生的表现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反复排练,记忆台词、不断彩排。但是此作业学生接受度较高,只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类体裁,比单纯的文章背诵更有意义。一周后,学生的作业又再一次给笔者惊喜,10个小组全部完成拍摄任务,戏剧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风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塑造了风格迥异的疯帽子、爱丽丝和老鼠等形象。在戏剧背景设计上学生也别具匠心,文本中故事发生在花园中,于是很多小组选择在学校的小花园表演,这也锻炼了学生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信心,平时课上不爱发言的同学在表演中也有惊人的表现,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
案例反思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要求以学生个体为中心,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尊重人格为特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规范化教育的基础上推行生活化、人性化的学生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个人英语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设计自主型作业,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长期以来,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都由教师指定。其实,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去思
考、选择、决定、感悟和应用所学内容,因为学生对事物的体验和兴趣各不相同。新课程也特别强调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所以,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中都有所收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特别关注这点,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着想。
2.设计合作性作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英语课堂中教师会设计较多小组活动,此类互动也可以延续到课后的作业设计中。虽然作业的完成难度稍大,但学生一点都不怕。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营造安全感,敢于表达的学生可以带动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实现同伴之间的同伴评价和学习,体验携手并进的快乐。其次,这种听说型的合作性作业也能让学生懂得,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说英语,运用英语来交流、沟通。
3. 设置多形式,创新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作业。
如何消除学生学习过程的疲劳感,真实体验学习的乐趣,多感官并用诗歌好办法。作业的形式可以打破以往的纸质版形式,可以是语言的,也可是文字的,图画的,符号的,音频的、视频的等,也可以是体验和操作的。正如文中笔者设计的视频作业,既是视频的又是操作课体验型的。这种类型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优势,提高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改变传统封闭式作业,使学生脱离死记硬背、枯燥重复的英语学习方式,注重听、说、读、写、演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新颖并适合学生能力和经验水平的作业被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作业。因此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学生会做起来更主动。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业的布置应该让学生大量的直接接触英文材料,并予以实践。如笔者在布置computer的操作时,让学生用英文介绍电脑、手机的某种功能。事实证明,在教材基础上,以新颖的形式,在开放的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这正是英语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业是课堂效果的延伸。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有所改变,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改变陈旧的作业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尽量设计真实的情境,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作业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文献参考: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银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中学英语作业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