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静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文言文实词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点环节,因此语文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传统,仅仅将文言文实词教学当成一种符号进行识别,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文言文实词的起源以及发展,同时也不懂得文言文实词的组成结构及特征意,运用多元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字源,并能根据学生的具象思维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针对高中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索文言文实词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教学
引言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文言文实词,文言文实词的构成需要学生了解字源及字理,因此语文教师需综合运用字理识字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实词的内在规律,以此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并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性和单一性,让文言文实词学习变得轻松且快乐,同时学生也能感受文言文实词的文化魅力,从小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情感,增加民族认同感,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缺乏明确的文言文实词教学目标
文言文实词教学的目标是语文教师为学生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规划的重要基础,但是当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单单注重数量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没有根据学生的现阶段能力为学生制定阶梯化的成长计划,因此造成的结果是文言文实词学习毫无目的性,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却收效甚微,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能力提高不明显等诸多问题。
1.2 文言文实词与课堂教学缺乏联系
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文言文实词理解能力,虽然学生的知识储备达到了一定数量后会产生“质变”,但是这种“质变”要与当前的教材相结合才符合教育目标,脱离了教材主线的文言文实词庞杂而缺乏建设性,只有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内容,才能让学生对同类文章有相应的比较和借鉴。文言文实词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依托于现有教材进行有效弥补,脱离教材的全文阅读无法为学生指明方向,语文教师应注重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全方位语文素养。
2 推动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当前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方式,高中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织且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主导作用,利用现代化科技为学生展现出生动、有趣的文言文实词知识。
2.1 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构建学生语言能力框架
现代文言文实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通过横向及纵向的对比,使得学生能够接触丰富的文言文实词资料,仅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开阔思维。同时文言文实词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针,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个环节进行语言实践,从“读得懂”到“读得通”的知识内容转化,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经验,从而更加精准的把握作者的意境传递,实现自身语言能力的框架构建。
2.2 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
文言文实词学习需要语文教师依托于现有的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育主体框架,并不断的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对已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无限延展,因此实现学生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
文言文实词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转变了由以往单篇学习的模式,而以多篇文章的对比进行学习,既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实词量,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技法,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有着积极性的作用。
2.3 多角度提升语文品味,发展语言运用和审美能力
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因此语文教师要将教学思维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相结合,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品位,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启迪以及审美思想等环节的重点考察和纠正,在帮助学生完成文言文实词积累的同时,也要注重为学生进行信息筛选,通过大量的学习让学生们为自身的写作借鉴元素,而且文言文实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此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的运用深化性文言文实词。
2.4 创设合理情景,丰富文言文实词教学模式
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思想,面临着升学压力,会为学生总结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但是却缺乏了适当的语文知识延伸,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且对于学生长期性的语文思维也具有负面作用。语文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为学生制定合理化的文言文实词教学方案,通过丰富情境设定情感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的情境设定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并保持着学习热情,对于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深远性影响。
2.5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学生文言文实词感知
建议语文教师利用信息情境带动情绪感触,让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自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的欲望,同时信息情境还能作为语文教学的导学环节手段,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眼球,并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课时,对于学生深入体会语文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发展方向都有着重要性作用。很多语文事件与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因此对于事件学生们无法感同身受,而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学生展开一幅丰富的“语文画卷”,通过感官刺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饱满的情感体验,也能对整个语文事件有更多的思考和了解。语文教师也应该采用短视频等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感受文言文实词的魅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目前文言文实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树立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要开启学生对于语文文化的不同理解,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多元文化的交织给高中语文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是也提出了严峻的教学挑战,语文教师应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采用灵活多变的文言文实词教学方式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感悟。
参考文献:
[1]刘文媛.例谈高中语文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以《鸿门宴》为例[J].新课程·下旬,2019(11):96.
[2]张文静.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实词推断方法[J].语文课内外,2018(30):281.
[3]周蓓.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实词教学策略及途径[J].语文课内外,2019(5):254.
[4]党志才.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21-122.
[5]王琨.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34-35.
作者简介:
作者:倪静(1990年5月)性别:女,汉族;籍贯:江苏省扬州市;职称学历: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