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红宁 段铭
(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中山中学 湖北钟祥 431903)
【内容摘要】: 中外文学名著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但是,目前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盲目性、功利性以及学生在阅读中缺少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的问题。本人在分析“名著导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结合实例提出了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和举措,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教学
我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以下是我对学生名著阅读策略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阅读兴趣 营造阅读氛围
通过名著简介激发阅读兴趣“名著导读”“导”的主角应该是老师,而“读”的实施者应重在学生。初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达到此效果,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师生互动讲故事,评比竞赛创读优”的活动。首先给学生提出要求,讲述自己最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情节。比如《西游记》的奇幻神话色彩、《水浒传》的反抗暴政的英雄传奇色彩、《鲁滨逊漂流记》的冒险探索色彩等等,这些都是熠熠闪光的精髓亮点,我们老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这些亮点来诱导学生去阅读。其次,要求学生讲究语言的表达,借名家名言或精辟语言推介。许多名著都有名人名家或民间俗语做过评价,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名人名家的名言来给学生引荐,因为名人效应,方法应该见效很快。比如,我们可以借卢梭的话“每一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它”来宣扬《鲁滨逊漂流记》,可以用中国古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来刺激学生阅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挖掘诱点刺激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可以被激发起来。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后,趁热打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名著导读”中介绍了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一、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二、略读和精读相结合”“三、做点读书笔记” “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拓展视野。 ”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在读上下功夫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首先,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学生由于阅读时间等原因,我们必须要在读上下功夫,教 会学生略读和精读。 精读就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 对名著作品重要环节等进行细 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
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就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名著的内 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 精髓。而略读法是通过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 息。指的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如初中生普遍不喜欢阅 读外国名著, 原因之一就是外国作品中常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及心理分析, 针对此种情况, 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甚至是跳读的方式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如,我在指导学 生读《水浒》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我将章节划分,分配到个人,让学生缩写故事, 并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一是批注摘抄。这是与阅读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这些小笔墨,它往往是探寻某个关键问题的钥匙,是发现知识宝藏的洞口,是大彻大悟的前奏。至于摘抄,可建议学生准备阅读记录本以便识记和整理,书读得越多,摘抄也越多。二是写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总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把这些想法及时地记下来,就是读后感。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细化,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三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既可以展示阅读效果,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如指导学生仿《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象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续写一段故事,故事新编有《新西游记》、《新三国》……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不自觉的模仿原作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潜移默化地领悟了阅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某一部伟大的作品,更好的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搭建阅读名著平台 初中“名著导读” 教学应该切实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研读文本, 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尽情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为了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活动, 我们可以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举办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 展现的舞台, 以此来推动名著阅读的深入。用以下几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 的机会: 1、 “手抄报”设计大赛” 2、开展朗诵比赛 3、读书笔记展评 4、 “课本剧编排” 。5、即 兴演讲 6、开辩论会 例如,在读了某部名著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对名著 的认识和看法,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思想和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名著的认识。
“名著导读” 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名著导读的方法和策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加 强交流,互相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名著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明文彬 让初中语文教学因生活而精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1.
[2]温儒敏.“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3]赵杰.名著阅读教学应聚焦阅读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