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先美
(新化县思源实验学校 湖南 娄底 417600)
摘要:实施新课改之际,思考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经过近几年的摸索觉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发展智慧。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好“引路人”,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和积累,带着激情,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追求高效灵动的课堂,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打造 高效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有三十余载 。初上讲台,课堂教学大多实行的是我先写出教案,头头是道地讲给学生听,学生则是记笔记,然后背答案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几年教学实践,发觉语文课堂教学耗时多、效益低。实施新课改之际,思考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呢?经过近几年的摸索觉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发展智慧。
一、调动学生激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认知上是有规律的:是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情感上是潜移默化的:是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怎样让小学生爱上学习语文?紧紧抓住课文中的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暮春的景色”片段。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欣赏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景后,再引导学生进入美丽迷人的春天。我对学生说:让我们听听,置身美景中的人们在说些什么?快打开书读读吧!孩子们怀着好奇心,也带着好胜心,兴趣盎然的读起课文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举起来,围绕着“话别”二字,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求知欲、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看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自然流露,对古诗意境的体会和感悟也自然得到升华,学生不由自主地将整个身心投入到了课堂中,投入到了诗歌中。
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二、搞好师生互动,充分享受和谐快乐的课堂
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老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带领他们充分享受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动口说一说,读一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划一划,动脑想一想,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我在组织学习时,我就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不懂的同题,在组内交流探讨。自主,就是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个性化地学习。
如在识字课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可以用组词记忆生字,还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顺口溜等多种方法记住生字。这样,在学生记住生字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探索意识,发展了个性,发挥了创造力。
学习《桂花雨》一课时,我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自己确立学习内容,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的,无论雨点、桂花,还是小蝴蝶,从朗读、想象、表演,都那么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生生互动,张扬个性,展示了特色。由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在展示学习成果的时候,发言、动口的机会多了,讨论的问题更有个性化,更完整了,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课堂变得和谐而快乐。
三、巧设课堂提问,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语文教学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如何设计提问,应该选准时机,巧设疑难。
在教学《嫦娥》一诗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后,我问学生: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要送给善良的月亮姐组?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有的说:我想折好多纸星星,挂到天上和嫦娥阿姨做伴;有的说:我想登上月球,看看她到底长什么样子;还有的说:我想和嫦娥阿姨一块儿美化环境,绿化月球……言语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维与思维产生了真实的碰撞,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四、精心设计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乐于学习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必然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像一支桨,它推动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它为学生提供的教学情境是鲜活的、有趣的。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课件,使教学情境动静结合、图文兼有、声情并茂。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想象力,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就准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桂林山水风景图片,使学生在欣赏中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与秀丽的自然景观。同时我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进行导游式的讲述,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到桂林山水之美,更好地领悟《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中所渗透的内涵,更好地与作者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课堂的高效打下基础。
五、精心设计结语,让学生对语文课回味无穷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不仅仅是以情感人、情景育人的教学过程,还必须有个好的结尾,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如我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快要结束时,先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我说,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的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课文只截取了一个片段,以小喻大,我们可以推想总理的为人了。同学们还记得《十里长街送总理》吗?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妙语连珠,画龙点晴!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素怀难忘。
总之,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好“引路人”,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而采的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摸索和积累,带着激情,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追求高效灵动的课堂,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程红芬.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谈[J]. 新课程.小学, 2016, 000(011):P.193-.
[2]吴秋玲.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经验之我谈[J]. 读与写:上,下旬, 2016, 13(018):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