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生态恢复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丁长年 刘义伟 王法科 赵璇
[导读]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控制对为数不多山体的继续蚕食以及如何对现有山体进行保护,将优美的自然山林景观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生态环保标志是一个重要议题
        丁长年 刘义伟 王法科 赵璇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261031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261031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261031
        潍坊市潍城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 潍坊261031
        摘要: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控制对为数不多山体的继续蚕食以及如何对现有山体进行保护,将优美的自然山林景观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生态环保标志是一个重要议题。以潍坊市生活垃圾处理厂生态修复为例,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山体治理等,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方面的修复,并凸显绿色环保的概念。通过修复破损山体,改变从前遭到破坏的山体和土地,并形成系统的山体修复工程。
关键词:山体;生态;研究
        引言:山体是宝贵的生态资源,也是我国的重要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山体在美化环境、丰富城市自然生活、净化空气及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牺牲了环境。城市建筑群内部的山体被城市逐渐淹没,不停地改建、扩建蚕食着为数不多的山体区。同时,在城市边缘地带,一些自然山体群也遭到了威胁。城市的不断扩张,导致这些本就危险的山体群面积逐渐缩小。而且由于生活垃圾填埋等人类活动,山体群进一步受到不同
程度的污染。许多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加规划,毫无规律地开采矿山资源,导致山体被开采得面目全非,并且很多山体形成了峭壁,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正文:
一、 国内外现状
        国外对山体低坡断面(10m 以下)多采用攀缘植物进行绿化覆盖,但对高坡断面绿化则鲜见报道。由于国内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基础建
设随之兴起,公路、铁路、水利、采矿、垃圾填埋等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这些基础工程建设的实施,伴随出现了大量的施工开挖、爆破、弃渣        弃土等,从而破坏了天然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创伤山体,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结构和服务功能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生态失衡等问题,加剧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目前国内的治理方法主要集中于边坡的稳定和安全,以工程措施为主。如鱼鳞坑栽植、钢筋砼现浇山体护坡、高次团粒(SF)坡面绿化、生态混凝土砖、生态植生袋等工程护坡方式,这些方法有的也考虑了植被方法,但是没有系统的、综合的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全面整体规划。对山体断面绿化种类及栽植技术研究方面,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领域。边坡生态环境治理简单地说就是将植被恢复至原生态,如何在此类特殊立地条件下进行合理的环境整治,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二、破损山体人工辅助修复
2.1
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根据位置变化与否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对未挖掘的土壤进行治理的过程,对土壤没有什么扰动;异位修复技术是指对挖掘后的土壤进行处理的
过程。矿山的土壤修复主要分为 3 类: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1)物理修复:①基本技术包括粉碎、压实、剥离、分级、排放等。②客土法是指在被污染的部分或全部的土壤 表面,覆盖从外界更换非污染的土壤。(2)化学修复:①施用土壤改良剂,其中含有化学肥料、有机物质和粘土矿物或者 酸性物质、离子拮抗剂、化学沉淀剂等。②污染土壤固化或稳 定化,即防止或者降低土壤释放有害化学物质过程的一组修 复技术。(3)生物修复:①微生物修复指在土壤中接种其它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小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者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受污染的土壤环境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②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作为基础,利用 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2.2 植被修复
植被修复被喻为重建生物群落的第一步,是以人工手段促进植被在短期内得以修复。植被的修复有 2 种方式:直接植被和覆土植被。直接植被法是指直接在破损山体上种植植物的方法,这种方法成效慢,对破损山区地表的破坏不利于植物生长。覆土植被成效相对较快,但覆土成本高于直接植被。因此,破损山体的植被修复应采用折中方式,在破坏较严重的区域采用覆土植被措施,其它区域则采用植被法。
2.3 边坡修复
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较为复杂,工程量相对较大。根据 边坡坡度的不同,将其分为 3 类:40°以下缓坡、40~70°的边坡、70~90°的陡坡。(1)40°以下缓坡主要采用燕巢法修复技术。燕巢法是指在边坡上安置燕窝状的预制件或者修筑种植穴,并在预制件或种植穴中放入肥料、营养液等,为植物提供较好的生长条件。(2)40~70°的边坡主要采用基材分层喷射法。基材分层喷射法是指在边坡挂置金属网或者土工格栅,首先喷射种植土层;第 2 层喷射混凝土层,保证混凝土层多空隙;第 3 层喷射植物种子以及碎木屑等。(3)70°以上的断面多数都是石壁,表面光滑,无任何土壤或松散基质。对于 70°的较陡边坡,这类边坡一般为岩质石壁,主要采用植 生槽培土植生法和筑台拉网复绿法。植生槽培土植生法是指 根据边坡特点,在石壁上开凿植生槽或者修筑飘台,填土,并种植灌木、藤本植物等抗逆性强的植物。
三、总结
边坡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工程的最终目标是要恢复生态,最大限度地减轻废弃地水土流失,重构土壤恢复植被。每座自然的山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受破坏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应遵循"因地制宜、系统设计"的原则,在工程地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园林手法,将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与自然地形相结合,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基础上打造出特殊立地环境下的自然生态景观。
参考文献:
[1] 孙波.山地城市规划的山体保护及利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2] 周月婷.山体公园规划设计规范体系研究[D].贵州大学,2016
[3] 刘军.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山体棕地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6
[4] 韩霄鹏,隗茂振.加快城市生态修复描绘泉城绿色新画卷[N].济南日报,2016-0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