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雨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 要:建筑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通过人类社会所掌握的物质手段与科学规律、风水学说以及美学所融合的人工环境。在如今的时代,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建筑的合理设计表现了当代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并且符合当代的时代发展观念,通过对人们审美观的分析,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来完成整个建筑的设计。
关键词:建筑设计;美术;现代技术;元素
前言:
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载体,需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准确的识别建筑设计元素,并根据建筑的实际状况创造性的设计,以此不断的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水平,融入现代技术,使建筑富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进而提高建筑的性能和质量。
一、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
作为城市文化、政治的重要载体,城市建筑不仅承载了功能性元素,还承载了人文元素,是整个城市的物质及精神象征。建筑的要求再也不局限于只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国民对于新时代的城市住宅建筑的要求更偏向于以人为本、多元化功能的融合、环保以及实用性。设计方案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应该依靠设计师的创新精神,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创新,追求建筑技术中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和统一。建筑设计当中必须容纳城市独特风格,并承载一定的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将建筑物的载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每个时代的建筑物都有着当代的风格特点,到了现在,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工作的载体,需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当今的建筑设计中,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建筑布局方式、技艺、理念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注意将传统建筑元素合理的融于设计中,打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建筑精品。
建筑美术设计的设计理念是在人们生活环境的支持下,以较小的成本满足建筑的目的,集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舒适性和方便性,为了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在进行建筑美术设计的时候,要结合相应的现代技术和环境,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物,同时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建筑美术设计是在美学的角度上,结合建筑学的艺术特点,在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下,可以赋予建筑一种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时代的鲜明特点,使其具有形式美。艺术的建筑特点都是随着人们的审美观而进行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代人们的审美观的不同,建筑的美术设计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这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必须在灵活把握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将各项元素应用在适宜的地方,确保应用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才能使传统元素发挥出积极作用,才能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应用智能化多媒体、计算机、监控技术等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够提高建筑的科技性和现代性,还能够提高建筑的高效性、便利性、灵活性以及舒适性等,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
二、建筑美术设计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1材料的选择方面
在如今的时代中,现代建筑技术包括了许多方面,具体包括对建筑的施工设计、建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建筑的材料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特点对材料进行选择,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在进行施工建设中也要严格遵守相应的环保原则,应当选择有可持续利用以及可回收利用特性的材料,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以此提高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目的。
在进行设计中的建设材料要符合相应的环保标准,这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可循环性和可更新性,符合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2建筑的外墙设计
建筑设计需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导向,结合规划整体目标来开展实际设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协调性与统一性,才能将建筑物的功能、美观等特征充分发挥出来。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的风格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社会的发展观,实现建筑设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的外墙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对于建筑的直接印象就来自于建筑物的墙体,所以在对墙面的设计当中,要注意建筑的美术设计与现代的建筑工艺相互结合,保持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一致性的基本要求。以苏州博物馆(设计者:贝聿铭)为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以白墙为纸、石为绘,营造出了一幅山水画的美妙意境,使得建筑整体风格与周围环境保持了和谐。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此举不仅是为了体现新馆的“新”,更是受自然条件与工艺的限制无法营造传统假山的创新之策。在目前的设计当中,建筑师们最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提高建筑中的热工性能,这种设计一般体现在对建筑物冬天和夏天的室内温度中,人们可以利用建筑墙面上的通风管道对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换,在设计的同时,也应该选用保温性能较好的墙面建筑材料,来保证由于室内水蒸气向外渗透而导致热工性能的降低。
3建筑外围的环境设计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整体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并且呈现了愈来愈多的创新元素。但很多建筑设计者设计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更注重于人文元素,忽视了城市整体环境与建筑的联系。尽管最后获得的建筑设计作品具有典型的特征性,但可能与城市景观格格不入,甚至会破坏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反而会给受众带来一种不和谐的感受。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建筑周围的环境,应当保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并且保证建筑周围的绿化情况,这样可以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产生的热作用,减少建筑周围的噪音。针对规划条件明确的用地性质、规划指标如容积率、绿地率、限高、密度等强制性要求要重点核对,避免损害周边项目的公共利益如日照、采光或侵占城市公共设施等,在优先考虑城市规划整体性的同时,再来考虑特征元素设计,让建筑物能够与周边环境保持融洽的关系,促进城市和谐发展。通过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植被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从而使植被的覆盖面积不断提高,有效的实现对大气、水等环境的合理控制。对于现代建筑来讲,设计风格方面不仅要汲取欧式建筑之长,还要保留传统文化之韵,将传统建筑元素合理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这样做能够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4结合美学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艺术的需要,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审美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对于建筑物的审美,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美学理念,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性、艺术性和个性,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提高人们的归属感,采用多样化的设计元素营造不同的空间感受,例如半私密空间、开阔空间以及私密空间等,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建筑的精神力量。在建筑美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建筑的比例、尺寸和对比等美学元素非常重视,一般在对建筑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建筑的整体感觉,保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除了人们的审美观之外,影响建筑美术设计的因素还有当代人们的文化观念、不同的地域环境等,这些因素同样在建筑的美术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当中,其设计观念是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特点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社会发展的特点,还需要保证建筑的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工作需求,对于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要仔细揣摩,不断改进并加以创新,从而创造出用户满意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雪珍.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
[2]郑方.试析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门窗,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