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天津滨海新塘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新的行业现状下,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对建筑质量和安全系数等也提出新的要求,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因此,管理人员要对自身手段不断革新升级,以适应新的建筑项目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改进对策
引言
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施工企业应当深入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运作现状,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增强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体制仍然不够全面。完善的管理体制鼻血设立功能强大、全面的相关管理机构,并依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为项目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继而,满足工程管理过程中不同工作的各种要求。然而,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为节约成本,普遍存在不合理压缩工程管理部门人员的现象。继而,导致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人手不足的问题,使“身兼数职”成为普遍现象。
1.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仍需优化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依照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人员等共同编制的章程,以章程细化不同工程中的具体制度。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下发至建筑工程企业后,难以发挥出其实质性作用,其原本的管理优势难以发挥到实际工作当中,并逐渐成为一种应付上级领导视察的工具。这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具有强烈形式主义色彩的工具,难以深入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除此以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对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规进行完善,但是仍然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继续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1.3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程管理中的要点之一,是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的部分建筑企业将工作重心过度倾向于生产方面,强调了抢工期,忽略了安全管理,导致工作团队整体在主观上缺乏安全意识,为建设工作增添了潜在的风险。此外,由于工程所在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了建设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而部分企业事前未做好施工地点的勘探,而且技术交底工作落实的也不够彻底,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无法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引进,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建设工作的安全性,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
1.4缺乏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
相关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对核算工作的快速开展较为重视,忽略了相关企业中标以后的核算质量和工程水平,这是我国建筑工程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使工程核算的准确性大幅降低,甚至还会导致工程难以正常进行,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审视以上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领导、技术人员对核算工作不够重视。部分项目经济将核算工作视为仅和财务部门有关的工作,大幅降低其他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核算配合的积极性。
2建筑工程管现存问题的改进对策
2.1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配套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运行的主要支撑框架,为了改善当前制度不完善的现状,施工企业应当构建全面、明确、详细的操作规范、标准,并针对各项标准,制定健全的操作管理制度,使管理者能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根据日常施工中的重点操作,明确划分权责,并构建详细的奖惩制度,增强其在日常操作中的参与度,精细化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建设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此外,在完善配套制度方面,建筑企业还需要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采用抽查、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等方式,检测施工操作状态,然后将评估结果记入到对应职工的绩效中,提高其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优化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2.2提高管理施工效率
为节约材料、人工调度和设备使用费,在建筑施工的具体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提高对建筑进度的管理。为保障项目按时完工,管理人员应将进度控制工作贯穿整个施工中,对建筑的各项作业有效管理,督促工民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延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工程标准进行管理,对各项作业所需的时间大致掌握。此外,还要明确工程周期,做好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调查研究,及时审核图纸,完成工程设计的对接工作,同时协调施工设备的使用,减少等待时间。
如:某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将建筑的各项作业所需工作时间列出表格,科学分配时间,在等待混凝土凝固的同时安排工民做其他工作,并将工程现场的大型施工设备统一编号管理,协调各组使用时间,避免因等待设备空闲产生时间浪费,影响工程效率。
2.3控制工地安全
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的侧重点,这项工作从建筑开始动工一直伴随到工程完工,由于目前建筑规模扩大,现场受周边环境影响较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复杂繁琐,带来的风险多样且难以掌握。管理人员的工作主是尽量将施工现场环境规范化,可以成立安全管理监督小组,安排责任感强且心思细腻的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将各种项目的安全责任人确定好,实行责任制,使人人都能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工作。同时,对脚手架、安全绳等设备定期检修维护,保障工民人身安全。
2.4重视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的成本是建筑企业关注的问题,造价管理做为工程管理的重点要素,是实现建筑成本控制的第一环,建筑企业需要对此项工作提高重视。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在开工前对建筑工程所需的各项基本材料价格进行调查,协助采购人员调查市场,保证采购物料的性价比指标更加合理,为企业节约资金,在提升建筑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此外,还要注意进行风险预测工作,避免因工程变更或施工风险造成物料浪费的现象。
2.5优化人员能力水平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是影响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保障工程建设效果。在人员能力方面,为了应对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的现状,施工企业可以适当的提高待遇和招聘门槛,来吸引优质的人才,从源头上保证人员的专业基础水平,而在此过程中,企业最好加强对人才学习能力的考核,并针对管理岗位和施工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合理的考核项目,确保管理者与施工者能够互相配合,增强工程建设团队整体的工作能力,优化管理工作效果。此外,施工企业还要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引起他们对自我提升的重视,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通过改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可以优化工程建设水平。在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借助有效控制措施能够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团队整体专业水平、保证施工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施工效率,从而打造优质、高效、低耗的建筑工程施工体系。
参考文献
[1]张远恒,王飞.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31):115.
[2]李寅珺.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19(30):140.
[3]曾黄荣,付华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19(29):127.
[4]李寅珺.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19(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