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4期   作者:黄英荣
[导读] 在目前的电厂运行中,为了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并提升其管理效率
        黄英荣
        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在目前的电厂运行中,为了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并提升其管理效率,通常会采取集控运行以及机组协调控制的方式。为了充分发挥机组协调控制的作用来提升机组运行效率,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就需要在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设计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来对电厂环境进行优化,还要对电厂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进行优化,合理选择控制方式,推动电厂长远、健康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机组协调;控制应用
        1水电厂集控运行
        集控运行系统的全称是集散控制运行系统,该系统是水电厂运行调度的核心,对分散控制起到实际分配作用。在水电厂的运行架构过程中,通过三层分层方式,可以实现比较灵活的集控运行调度。第一层为综合管理,通过机组不同生产机构的运行功效,进行生产效能的组合与生产任务的分配,并对各机组的实际配合进行整体协调。第二层为中间集中操作监控,该层级可以对各个机组实际的运行效率进行监督,并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问题,再按照优先级,合理的对维修资源进行调度。第三级为现场分布控制层,可以对现场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汇总,并整理为数字化运行数据,对纵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为后续生产管理的升级,做出数据支撑。通过这种层级化的组合方式,使得电厂集控运行系统的效能比较高,属于一种创新性的生产管理方式,适应目前电厂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方向。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三级控制系统在电厂集控运行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第一层综合管理系统对于第三层现场分布的数据提取并不是实时的,而是有一定的迟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分散过程对象每一个层级的划分,汇总成为集控运行中心的整体数据,才能进行二次传播。这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组协调运行的效率,不利于管理科学性的提升。在智能化背景下,通过机组协调方式进行集控运行的升级,就是要通过指挥控制中心的大数据技术升级,实现对冗余数据的有效剔除,减少无效数据对传输通路的挤占,提升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实现对集控运行各个子系统的优化配置,通过生产安全监督与生产效率管理,对危险源进行立即处理,从而降低生产停车现象,提高机组运行的协调性。
        2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的应用空间与价值
        对于电厂集控技术,我们的传统工业在运行方面都是依照人们的经验或固化的程序进行,电厂集控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我们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对各类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做一些编程处理,当电力生产中遇到了问题,电厂集控技术还可以根据之前的数据和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使得现代电力生产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电厂集控技术的应用和运行前提是必须先进行程序设计,制定相应的逻辑运算规则,系统会按照编程规则进行数据运算,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电力体系、工业机械等进行自动化操控。另外电厂集控技术可以按照逻辑关系在繁杂的运行路线中选出最佳路径,即便是有些工作人员之前对电厂集控技术不了解,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自行编程,在电力生产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电厂集控与机组协调,有点类似于电脑的组成,它由CPU、存储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电源系统等重要部位组成。由于电力工程种类繁多,因此针对于不同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整个系统进行增加或删减,以适应其专业领域的使用。一般情况下电源系统将能量传递给电厂集控整体系统,信息编辑系统将数据传递给CPU,然后用户将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再此输入,并可选择性的保存信息和数据,电厂集控系统根据编辑程序和运算规则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将用户需要的信息和数据输出。电厂集控系统的运行原理并不难,但是需要工作人员对操作的整体性熟悉,这样才能对信息和数据的控制更加精准,在使用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工作总结经验,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完善与优化。
        3提升电厂机组协调控制的策略
        3.1硬件配置策略
        1)要对网络模块进行科学选择,最好选择性能比较可靠的网络模块,这样才能够保证网络模块能够满足机组协调控制过程中各方面的要求。

机组协调控制中的现场调节要求、检测要求以及系统分析等要求都需要通过网络模块才能够实现。其中现场调节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变送器传输的信号进行接收,同时要根据接收到的信号以事先设定好的计算方式对信号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出来的结果传送到现场的分析设备上。而检测模块在机组系统控制过程中属于重要的处理设备,可以保证信息在传输以及接收过程中的安全性。
        2)需要重视对内置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在对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设计方案中的整体控制模块、锅炉模块等不同模块的配合性进行充分考虑,提高各模块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提升电厂机组协调的控制水平,保证电厂机组可以处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中。
        3.2软件配置策略
        1)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系统软件客户端以及服务端的有效设置,同时要对软件结构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提升机组协调控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速度,保证信息能够及时传送到相关的设备终端。
        2)要加强对系统分析模块、主控制模块等的科学配置,保证各模块的功能能够相互协调,确保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机组协调控制水平。
        4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应用
        4.1生产过程控制
        在对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保证其能够满足生产控制工作的要求:
        一是以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为基础的电厂在开展生产过程控制时,需要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处理,保证电厂生产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对电厂生产过程的控制效率。二是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对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力度,保证能够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快速的采集、分析和利用。这样才能够根据获取的信息对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控制,增强控制工作的效果。
        4.2生产设备保护
        1)在集控运行以及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一旦电厂的生产设备出现故障,要根据具体的故障类型及时关闭机组控制系统,防止设备故障范围扩大。并且可以对故障处理提供有效的参考的依据,保证故障处理效率。
        2)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方便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以便及时发现在生产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故障隐患,及时解决这些隐患,提高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4.3优化控制方式
        1)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应用过程中,电厂可以开展有效的监督以及控制作业,提高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厂生产效率,从而实现电厂的生产计划。
        2)在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影响下,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从而增强电厂机组本身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提高其他方面的控制水平,能够保证电厂的机组运行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为促进生产计划的深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现代社会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只有进行机组协调性的不断提升调整,集控运行系统才能够降低负荷,提高运行稳定性。从本文分析可知,研究电厂集控运行和机组协调控制,有利于从问题的角度,看待目前集控运行管理系统的升级。因此,要加强系统性研究,提高整体建设能力,将水轮机进行优化协调设计,提高电力事业发展的健康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成巧.论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3):10-11.
        [2]周燕辉.电厂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6,(23):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