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推进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   作者:褚云玲
[导读] 在高中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活动逐渐受到语文教育者的关注
        褚云玲
        (承德市第二中学 河北省承德市067000  )
        摘要:在高中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活动逐渐受到语文教育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开始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整本书阅读的模式,希望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而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做好相关的阅读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阅读主题,驱使学生学习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阶段;语文科目;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1.当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中的问题
1.1阅读学习不受学生重视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高考,他们的一切学习行为几乎都是围绕高考展开的。而这种以“考试为重 ”的想法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学生们不得不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而把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上,所以学生进行阅读的功利性也就更强,他们进行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更好地应付考试中的阅读问题,而他们自身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却无法得到更好的培养。
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上,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智慧,往往学生们都热衷于挑选一些趣味性更强,但是阅读价值较低的设计,如漫画书、 青春小说等等。而这些书籍通常只能起到娱乐的作用,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味的提升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甚至还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1.2老师教学方法不当
        高中语文老师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更加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不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程式化教学,要求学生快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完成对相关课后问题的解答,一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解题能力。很多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也都没能掌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总是过分强调对阅读书籍的结构和理论分析,没有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无法对阅读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和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自由,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阅读体验和阅读感悟
        2.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2.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整本书阅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特定类型的书籍进行系统性的阅读,这一阅读方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经典作品,如文学、历史、科学等等方面,他们会逐渐摆脱语文教材的禁锢,不断自己的学习思维和阅读眼界,开拓出一片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的丰富,其阅读品味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2.2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多元化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格局当中,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应当充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阅读价值,并不断引入更多丰富的世界文化作品,促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良好培养。
然而单篇的课文教学既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篇阅读很难在短时间内起到拓宽学生阅读眼界、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充分重视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通过整本书阅读,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完整性,让学生在系统性的阅读当中不断汲取更多的文化养分,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
2.3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还能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良好思维的形成需要学生才能形成,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实现广泛的阅读,才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吸收到更多优秀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而在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阅读数量,还能逐渐学会怎样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书籍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和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来时一定要重视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实现对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
        3.在高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措施
3.1制定具体的阅读任务
    要想保障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老师首先应当明确开展教学的目的,并且制定具体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做好相应的阅读规划工作。在对阅读活动进行规划时,语文老师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把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认知水平等统统纳入到阅读活动的设计考量当中,确保阅读规划能够更加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保证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起到有效的教学作用。
因此,语文老师可以在开展相应的阅读指导活动,和学生共同完成阅读规划。比如,老师可以引导学会用画表格的方式来制定相应的阅读规划,让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让他们带有目的性地进行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效率。例如,用《三国演义》做整本书阅读的材料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先提出阅读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本书的阅读。然后引导学生把《三国演义》按照章回数进行划分,确保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够更加规律地开展。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要先对文章进行精读,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相应的阅读问题,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实现思考,以此提升他们的阅读质量。
3.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语文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自主阅读,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思考问题,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深层理解。这就要求老师要学生给予充分的阅读自由,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不能对他们的阅读行为进行过分干预,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老师还可以设计更多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氛围中,提升自身的阅读效率。在阅读《西游记》一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可以根据《西游记》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环节,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比如,语文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游戏环节,让学生们来完成《西游记》的人物关系图。首先,老师可以把《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都写下来,然后让学生们自行阅读书籍,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人物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并将其写入人物关系图中。最先完成图标制作,且正确率最高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精神奖励。
这样的游戏设计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他们会在胜负欲的刺激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整本书阅读当中,并不断运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去书中寻找相关的线索,其阅读效率和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3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
为了更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在学生完成了阅读之后,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让他们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在不断倾听和分享的过程中,实现对书籍的进一步理解。进行阅读交流的活动形式非常丰富,语文老师可以通过班级阅读大会、辩论大会、情景再现等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能够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比如,在阅读《红楼梦》这一本书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排练一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戏,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生动再现书中的这一经典片段,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书中人物的形象、心理特征由更加深刻地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在阅读结束之后,组织过一场班级辩论大会,围绕“薛宝钗和林黛玉谁更受人喜爱”这一话题展开辩护,以此达到交流阅读心得的目的。
        4.结语
总之,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提升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语文老师应当充分重视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积极发挥教师辅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规划、制定阅读任务,让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明确的目的作导向。老师还应当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积极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实现对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石碧雪 韦冬余.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2020,7(15):70-70.
[2]王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任务与策略[J].教改探讨,2017,8(19):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