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文
广东省惠州市惠高附属实验学校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和推行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各业都发生了一些转变,学校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如何在新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新课改提出的一些新策略和新方法,给教师们带来了一些帮助,促使他们改变教学模式,将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学生;综合能力
当新课程教育理念在各个学校推行过程中,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些转变,物理教师开始尝试应用新的方法和手段组织物理活动,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并高效获取物理知识。学生在“不一样”的物理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也逐渐变高,并且认识到了学习物理知识的真正意义,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阐述自己是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
一、创设情境激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并且通过对情境的认知体会到学科知识学习的乐趣。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尝试通过创设教学进行激趣式教学,促进学生被情境吸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高效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上课引入新课内容时问道:“同学们在课室都喝过直饮水,如果直饮水的水管爆了,那我们的水龙头还有水吗?”学生异口同声道:“没有!”教师继续道:“那你们知道水龙头为什么会没水吗?”一学生举手道:“水龙头跟水管连接在一起!”有的学生道:“水是从水管流到水龙头的,水管爆了就流不过来了!”教师继续道:“那宿舍楼的直饮水还有吗?”学生齐声道:“有!”教师接着说道:“那如果水厂把水停了呢?课室或者宿舍楼的直饮水还有吗?”学生一起回答道:“没有!”教师随之将准备好的电池、小灯泡、导线和开关等准备出来,鼓励学生思考生活当中的水流现象,并通过不同的开关控制小灯泡,由此引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这一抽象的概念。学生在问题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情境下,学习积极性很高,能够体会到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且高效地获取物理知识。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计算机和网络成为千家万户必备的工具,同时成为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改变了人们生活和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物理学科知识点较为抽象,物理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将物理知识以生动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基础上促进他们高效地获取物理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热运功”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上课时说道:“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一个物质世界,在很久之前就有人猜测出我们肉眼看到的事物都是有很小的微粒组成的!”在讲述过程中,物理教师顺势将现代人利用光学显微镜拍摄的各种分子组成图以及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事物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物理教师又通过香水味和饭菜香等味道的话题引出扩散现象,并利用更多媒体将硫酸铜溶液和水溶液在一天中相互融合的动态变化视频,使其直观地认识了扩散现象。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时积极性很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也有所提升。
三、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实现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因此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将具有不同思维的学生聚集到一起,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思想不断发生碰撞,进而高效地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理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热机”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一上课,便带领学生操作空气压缩器将管内的棉花点燃,并一起利用试管、水、酒精灯、橡皮塞等实验设备进行了实验,探究在试管内的水沸腾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简单的实验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物理教师也由此话题引出“能量转化”、“机械能”、“内能”以及“机械能和内能相互转化”的内容,为后面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热情很高,思维很活跃,能够想到很多注意事项,并且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课堂学习效率也升高了。
四、借助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多媒体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微课教学模式便是多媒体时代背景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颖教学手段,它能够将概念、公式、实验等以简短的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初中物理教师借助微课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注意力十分集中,能够在观看完视频后自主总结出视频中的知识点,物理学习效率也升高了。
例如,学生在学习“核能”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先将核能的概念和两种途径以微课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到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会放出巨大的能量,知道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观看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视频,并且知道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能够帮助人来获得核能。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被威力巨大的核所吸引,能够快速融入课堂,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升。随后,物理教师在详细讲授裂变和链式反应时也将做好的微课视频展示出来,促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物理知识。学生对微课视频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在观看完视频后还能够讲出一二,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
五、紧密联系生活,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新课改提出的新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组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初中物理学科知识很多都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将知识在生活中“重现”,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磁现象、磁场”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通过紧密联系生活,逐步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一上课,物理教师便提出问题:“大家能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对‘磁’的认识吗?”有的学生说道:“磁铁可以将铁吸住!”还有的人指出:“两块磁铁既能够吸在一起,也能够相互分离!”也有人指出:“磁铁分为南北两极!”教师随之将古人应用磁作为指南针的故事,并展磁体、磁极、磁性、磁体的相互作用、磁化等知识点的讲解,促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磁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将动物利用磁场导航、人类利用磁场发明发动机、磁盘并利用磁场测定岩层年龄等内容讲述给学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之认识到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逐步提升其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浪潮下,初中物理教师改变了原来使用频率最高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并且应用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且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兴趣逐渐高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初中生在新颖的物理课堂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明显得到了提高,也逐渐学会了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者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文婷.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0):60-61.
[2]倪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9):58-58.
[3]陈伟萍.关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的思考——以《浮力》教学为例[J].高考,2019(12):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