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林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古庙河中学 438600
摘要:小学生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因其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时,需要依据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小学生各年级段特点来实施教学。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更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下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展开讨论,分析探讨更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很多老师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同时也会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意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增加知识的运用能力。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将整体化的学习主题切割分成不同模块并由学生分别完成,更加突出集体性的智慧。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奠定合作探究教学基础
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通过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实现快乐高效教学,首先要进行学生学习小组的构建,这是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学习小组的构建过程中,教师不能随便的将几个学生进行分组,随意的学生分组可能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想要在小学数学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先要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学习小组分组,这样会有利于后续合作学习的开展。在进行学生分组划分时,要按照学生的基础平时的学习成果展现来进行分组,确保分组后小组成员的整体水平相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划分后,使各小组成员有一定的差异,分组后的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要相当。在划分完小组后,教师还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合理设置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在分组时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在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有足够的机会来表现自我,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依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分组调整。总之,想要开展合作探究,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小组划分工作,科学、合理的划分不同水平的学生。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现阶段,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较多的数学教师开始关注教学情景的创新优化。需注意的是,在教学情境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内容规范:其一,注重教学情境的科学性、有效性,即教学情境应紧紧联系生活实际。其二,借助于教学情境开展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有效启发,避免学生仅获得感官刺激,而没有深层次的知识探究。
譬如,在《小数乘整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买风筝”教学情境的合理设计。具体而言,在情境导入过程中,教师可询问学生喜欢放风筝吗,然后告诉学生今天带领大家去买风筝;引出“买风筝中的小数乘整数”这一问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一一展示风筝的图样、价格和要购买的个数;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风筝总价格计算。该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汇报自己计算结果,一些学生会通过加法的形式进行计算,当风筝价格3.5元,购买4个时,学生会列出3.5+3.5+3.5+3.5=14元的计算式;此时,教师可进行运算方式整理,告诉学生该计算式可通过3.5×4=14元的式子进行代替;同时,询问学生为什么通过“3.5×4”进行计算,“3.5×4”表示了什么。当学生说出该计算式表示4个3.5或3.5的4倍这一关系后,开展计算过程指导,从而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使得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中各数值的意义,同时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实现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优化,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三、重视合作点拨,提高合作探究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管理学生,相反,教师应该广泛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适当的点拨,努力将学生带入到课程探究学习的进程中,保证合作探究的效果实现。虽然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依然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应该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不配合和假装参与的情况发生,当学生的合作探究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及时地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例如,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学习时,为了提高合作探究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安排完探究内容之后,结合探究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进行点拨,适当地帮助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计算求解。经过教师的教学点拨,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在探讨问题时出现方向的错误和迷失,保证合作探究效果的更好实现,对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此外,还要注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维度,依照学生特点、爱好以及生活方式进行知识串联,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教学延伸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的学科,而这与小学生当前的学习习惯并不相符,很容易产生枯燥感,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团队协作意识,对于学生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才.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66-368.
[2]郁庚山.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式学习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118.
[3]舒德胜.小学数学中的合作探究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0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