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3期   作者:李维发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
        李维发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第八中学  2395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单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基于此,以下对大数据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途径研究
        引言
        高中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模式及路径,需要将计算机学习作为重要的科目之一,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但其受传统高考科目的影响,很多学校对计算机科目并不是特别重视,对其价值认识不充分,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尽人意,在搭建高质量的计算机课堂方面还面临不少挑战,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果较差。
一、生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回归生活,让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的基本特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学习中老师逐渐成了学生“朋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生活和教学的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意义、有目的开发和拓展,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顺序进行重组和优化,把难易理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情景中,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例来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多媒体技术”PS的教学中,课前在屏幕上呈现校园里常见的海报和班级学生活动的照片、运动会的图片等。让学生从美化照片入手,对这些贴近生活的照片进行美化处理,学生感觉到PS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作讨论,充分自学
        合作讨论时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他们深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案的引导,实现自学学习书本的内容。教师选取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讨论,避免过早使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或过晚导致没有充足的时机完成讨论。突出强调合作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彼此分工更加有利于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新灵感的产生。因此,合理处理教学环节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例如,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教学中,此节教学目的使教师引导学习媒体概念,相关格式等概念,了解多媒体的组成。首先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一个网站案例,明确制作多媒体的复杂性,并通过讨论加深了相关技术性知识。

然后让学生分组选取命题制作一个兴趣相关的网页,选取素材,进行整合,分工协作,从而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
三、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情境
        老师教学时要构建教学情境模式,避免开门见山的讲课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状态,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在上课时,老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知识点做成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他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原本枯燥的信息技术教学转变为情趣盎然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通过创设信息技术情境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促进他们较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举措,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AI技术、信息搜索技术传授给学生,让教学内容实现生动化,增强视觉效果及学习成效。
四、总结巩固,举一反三
        总结反思使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老师根据实践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调整现有的教学方式,更新学案模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让学生掌握课堂,实现举一反三的有效延展。例如,在Excel图表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不仅需要包括基本Excel操作知识:创建数据图表、设置图表类型选项等,还要之前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比如Excel与Word使用有什么相似之处,比较两者优缺点,从而完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发掘,掌握如何表格设计与美化。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强化计算机老师的教学魅力
        计算机老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的组织者,他们个人的行为修养对高中生有着重要影响。计算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魅力,要做到身正为范,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信息化素养,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存在追求的欲望。老师要利用自己的技术措施给学生展示一个全新、梦幻的信息世界,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他们其中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作用,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打造高质量的信息化课堂,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及实践水平。例如,老师可以在计算机课堂上,利用人脸合成技术给每个学生展示其精彩之处,提高计算机老师个人人格魅力。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将会更加完善,教育者将会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信息技术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人们将更加重视信息素养的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在信息技术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信息技术教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沈丽萍.试论大数据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休闲,2019(06):175.
[2]李振飞.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9(05):98.
[3]高军.大数据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新课程(下),2018(0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