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3期   作者: 徐志军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均积极开展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索,取得了
        徐志军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教育局    425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均积极开展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但是目前针对中小学课堂建设策略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仍需要我们加大研究,例如: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推动学校管理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这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教学理念的发展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基于此,教育行政以及教育业务部门应积极探索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区域推进,逐渐形成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本土化行动策略。
        一、课堂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建设推进措施有待完善
        中小学课堂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一些县市区的推进力度不足,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高中课堂建设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学校往往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升学考试研究方面,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精力投入较少,对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存在较大的顾虑,担心教学改革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效果,因此积极性普遍不高。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品质培养不到位。有的学校经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但是学生的学习品质仍有待提升,这给教学效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视,同时培养方法也缺乏科学性,使得学生学习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课堂建设缺乏科学性
        目前,部分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缺乏对课堂建设深层次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普遍缺少先进理论的指导,因此教师往往只能进行低层次的研究,发展后劲不足。有的教师虽然学习了部分教育教学理论,但是却没能将其转化为教学实践。另外,教师的课堂研究方法不要单一,在课堂研究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课例研究法,而对于叙事研究、专题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的应用则相对较少。研究方法单一,必将导致课堂建设缺乏科学性。
        二、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综合管理策略
        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既要严格执行管理措施,也要科学设计整体规划,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措施及时作出科学的调整与完善,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对教学重大问题的研究,积极创建本土化教学特色。

首先要注重对教学成果的总结、推介与转化,将成功经验向地区其他学校推广。其次,开展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组织相关学校参加主题教研会,促进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提升。要将本地区各级各类的教学研究组织视为一个教学知识的联盟组织,这样每所学校都能接受到研究成果,进而不断丰富学校的教学经验知识体系,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最后,要积极借鉴最新的教学成果,促进本地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发展。
        (二)课堂深度研究策略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对课堂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目前,教学改革呈现整体化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学科教改整体化研究,并通过改革基本策略与改革框架等策略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优化学科教改总体思路,鼓励县区学校制定学科教学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与新模式。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来梳理学科课程,通过课前学情调查以及课后学习质量分析等方法来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要创新整体性课堂教学框架。积极整合导学、合作、探究、达标四种基本教学模式,打造现代化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单元为时间单位来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构建高效型的课堂教学框架。最后,积极探索学科性课堂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应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资料信息,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对话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师专业研修策略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将教师专业化水平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奠定基础。首先要转变研训理念,邀请相关教研员和科研人员深入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全面深入的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其次,要加强专题研修。学校要注重激发教师专业研修的自主性,开展网络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对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一年之中修满相应的学分。最后,注重校本研训。学校要结合教师的需求来确定校本研训主题,通过不同的研训形式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教师要多向优秀同事学习,找到自身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会形成自专业发展的需求。学校要鼓励教师勇于挑战自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学科教研组,在学校中营造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等来促进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帮助教师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且拓宽自身的教学视野,促进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的提升,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结束语: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提出了相关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强,田希城,孙建明. 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以滨州市滨城区为例[J]. 现代教育,2016,No.60011:10-12.
[2]乔晖,顾俊琪. “让学引思”:区域富有活力的教学形态探索[J]. 教育发展研究,2020,v.40;No.50918:18-26.
[3]金昌杰. 区域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吉林省图们市中小学的创新高效课堂模式[J]. 现代教育科学,2014,No.39608: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