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杨德元
[导读]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思路之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中逐渐发展

        杨德元
        贵州省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 558201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思路之间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中逐渐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对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教学课题。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进行广泛的推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思维导图的角度出发,对数学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研究,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保持较高效率,使现代创新教学理念得到有效的践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素养;思维导图;应用分析;教学策略
        引言: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教学理念的积极反思,可以得出核心素养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教师需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素养得到切实培养。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创新素养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保持活跃的学习思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核心素养和思维导图教学理念的融合是教师创新教学的重要尝试,需要教师加强对相关领域的有效研究。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
        (一)思维导图是对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呈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逻辑思维方面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对模糊,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也存在畏难情绪,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有效总结出高效率的学习思路,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发展造成了限制。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背记,使学生无法完成对乘法口诀具象的了解,容易形成机械式的思维方式。对此如果用思维导图对乘法口诀的符号性质、表意性质、工具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解释,则能够使学生对乘法口诀形成更具象的认知,促使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应用。
        (二)思维导图是对复杂知识的简化处理。在传统数学教材教学中,数学知识分布具有散碎化的特点,课本前后知识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知识跨度较大,给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总结和理解增加了难度。思维导图方式能够对散碎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使学生从散碎知识中迅速总结学习规律。例如在的前期数学知识教学中,四则运算教学跨度时间较长,教师可以在总结加减乘除运算中,用思维导图对相关运算法则进行重新梳理,促使学生完成对四则运算的迅速总结和认知。
        (三)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性,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思维导图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即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一窍不通,也能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迅速发现教学重点,并沿着逻辑线对其它附加知识进行快速整理,促使学生快速对所学知识形成直观的理解。并潜在地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和记忆,使学生在往后的知识应用中保持更高的效率。


        (四)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对学生而言既是学习途径,也是学习经验和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思维导图思维进行积极培养。使学生在新知识积累过程中学会自己总结思维导图,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实践创新中去,使学生掌握更高效的学习实践思维模式,使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二、促进思维导图和核心素养教学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在课前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积极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逐步构建学生的系统性学习思维,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中保持较高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有效应用。例如在简单的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对数字的符号性、抽象性、表意性进行解释。使学生在使用数字过程中,指导自己在使用数字哪些方面的特点,以此促进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深刻了解。例如用数字5表示五个苹果,则是数字抽象性和表意性的体现。如果计算5+5=10,则是对数字符号和抽象性的应用等。通过以上教学,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其它抽象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使学生的高效学习习惯得到有效培养。
        (二)通过构筑思维导图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思维导图应用思维。在思维导图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构图思维进行积极点拨,鼓励学生结成小组进行问题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确定核心概念,再对核心概念的应用方式用简单的词条进行表示,最后再以逻辑性对相关词条进行连接。使学生逐步也掌握知识总结的技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通过课后总结完成对教学知识的有效回顾。在思维导图实践应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示,对每个数学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以此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有效回顾和应用。
        (四)保持创新教学理论的动态调整。在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创新教学中,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缺乏学习适应性。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行积极调整,对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态度和较高适应性。
         三、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和尝试的可能,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展开多样的尝试,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稳固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希彩. 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J]. 中华少年, 2018(3).
        [2]吉潘阿且. 刍议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 下一代, 2020, 000(003):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