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一化学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杨晓娟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杨晓娟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槐芽中学   722305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已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字:核心素养;学科思维;创新意识.
前言: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化学,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的魅力,依靠实验的实际操作化学和思维导图,减少了理论记忆的难度,并实施了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信息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1、核心素养下高一化学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有效性原则
在高一化学教学实践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或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最终目的是有效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核心化学素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性是要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捆绑教学,他们将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践教学方法,但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不会比以前有很大变化,并且预设的教学目标尚未完成,因此这种教学是无效的,即使教学过程很丰富,也只是形式上的应用而已,在培养基本素养方面作用不大。
        1.2渐进原则
培养基础学科的素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处于同一水平。在传统的教育机制下,经常出现渴望获得快速成功和即时获利的现象。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科学的教学设计情况,加强学科核心素质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化学的教学特点,最后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选择最合适的一种。化学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急于成功和快速取得成功。
2、培养高中基础化学素养的教学策略
        2.1体验学科精神
学科精神在培养学习态度和应用学生知识的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创建情境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化学知识的适用性,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相联系,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通过在课堂上教学生化学知识,教师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例如教具和多媒体教学,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例如氨化物学习的一部分),不仅要了解结构,还要学习在实验室中制备氨,掌握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氨的应用;由于氨易于液化,因此它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例如,通过学习酸碱平衡部分,可以得到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酸和碱的中和性质也使氢氧化铝广泛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学生可以观看视频“铁罐车漏气”浓硝酸”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场会出现很多红褐色?为什么可以用苏打粉处理烟雾以防止传播?让学生听课上的问题并了解硝酸的化学性质。将生活实践与化学知识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体验学科的精神。

   
2.2增强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可以轻松编写分子式C2H6O的结构式。在很多情况下,少写,多写和写错。尽管教科书中清楚地给出了正确答案,但学生通常会记住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掌握化学的内部逻辑,并通过创新手段巩固知识点。要学习分子式C2H6O,首先要引入C,h和o原子的数量和位置。老师展示教具模型是固定的,学生可以使用蝙蝠模型完成结构组合,可以轻松完成组合。探究学习模型过于形式化,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使用球(纸或乒乓球)模拟分子,并使用牙签(牙签)模拟共价键,以便学生可以以组合方式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
2.3实验分析,训练识别能力
实验操作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在基础识字教学中,实践分析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从宏观的角度观察,而且可以探索和发现微观世界。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应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反复设计和论证化学实验过程,注意与教学知识相结合,注意课题设计,操作设计和预防措施的设计,并指导学生以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方式进行化学研究。
如果学习“乙醇”部分,可以要求学生探索乙醇的催化氧化。首先,在试管中加入约3 ml乙醇,再接另一根铜线,将一部分扭成螺旋形,另一端插入酒精灯,直到颜色变成红色。这时,铜线加热,颜色变成黑色。老师需要用化学语言来解释,即Cu变成了Cuo。然后将铜线放入乙醇溶液中。此时,铜线的颜色从黑色变为红色,即,CuO变为Cu。在实验中,老师必须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出正确的方向。最后,让学生重复上述步骤,让学生闻到气味并看到颜色。该小组进行了辩论并做出了回应,最终发现管内有刺鼻的气味,铜线更亮,表明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不仅可以让他们动脑筋,而且可以将现象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发展化学思维,并提高其基本素质。
2.4学习科学分析
要很好地学习化学,必须知道证据并运用知识和推理能力来判断问题。例如,在“化学反应的应用”部分中,教师应首先对原电池的训练条件和基本原理进行分类,并使用“提问”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内部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对反应做出判断并了解不与物料接触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教师应当反复理解盐桥中相关主题的重要性。
学习正确的分析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基本化学素质的关键。例如,在“物质的量”部分中,学生必须掌握摩尔,分子质量,气体的分子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等。知识上有很多关键点和困难,因此应该注意列出要进行摘要分析的列表。从宏观到微观分析微观方面通过物质的数量论,对宏观数量(例如质量,体积和浓度)进行转换,以形成对微观数量的正确理解和表达。另外,课后结合“交流与讨论”的内容,分析了1摩尔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利用铁的分子量和体积讨论了质量的数值特征。NaCl,C2H 5OH,H 2,O2和Co2。
结束语:在中学教育实践中,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培养学生主体素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培养基本素养是一项非常系统和复杂的教育项目,需要教师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教育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根据学科的基本素养对高一化学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侠荣,汤蕾,魏云捷,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旬),2018(10):63.
[2]许培霞,霍景娥,吴培娟,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