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伏祥力
[导读] 摘要:现代越来越多园林建设走进人们的视线,园林工程不但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
        身份证号码:32072319920710xxxx
        摘要:现代越来越多园林建设走进人们的视线,园林工程不但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建设。园林建筑为文化广场、公园、小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园林是人类的优质休憩地,是人类在施工建造方面的工艺品。园林建筑不但可以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成为城市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园林模拟生态系统能够净化城市空气。为此,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1 园林工程项目的特点
        园林工程的复杂程度在不断加深,具体施工时需要运用建筑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知识。首先,园林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园林工程涉及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而且植物类型多样,如乔木、灌木、植被等,这些植物的种植又需要考虑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此外,一些园林工程还需要单独设计微地形以及进行造型设计。其次,园林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种植有季节要求,一般在4月左右进行种植,否则园林工程的质量会受到影响。再次,园林工程的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一般园林工程施工中涉及一定规模植物的种植或者地形的构建,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来完成,对于大型乔木类植物来说,其生长所需的周期较长。最后,园林工程的养护时间较长。一方面是刚刚施工时,需要进行营养液等的补充,另一方面在后期可能面临极端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威胁,所以就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进行养护。
        2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对策分析
        质量和安全是衡量工程合格的唯一标准,做好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工作,才能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影响园林工程管理的问题众多,在解析管理对策时需要从以下3点出发:制定完善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施工关键工艺的布控等管理措施,才能高效保障园林建设工程质量。
        2.1完善园林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是保障园林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虽然在现阶段,我国出台了关于园林施工的法律法规,但在实践建设中未对施工具体管理内容做出明确规定。为了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需要在现实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园林工程管理计划。深入开展园林工程建设风险评估,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地质情况和植物生长环境要求,开展园林施工建设工作。同时,增强园林管理监督执法力度,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更好地确保园林工程管理质量,离不开完善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园林施工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提升对风险管控意识和人员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视。建设单位需要对园林施工建设内容,创建一套完善的园林工程管理体系。随着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情况的变化,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组织完善管理,并合理规划施工区域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开附近居民休息时间,注意防尘遮挡工作,只有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园林工程依法合理实施。
        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技术管理教育
        安全是一切工程管理开展的前提,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涉及安全管控的部位要做出明确配图、文字说明。强化安全意识,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对员工定期召开安全工作宣讲。在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上,从支持安全教育、重视安全工作态度出发,形成惩戒为辅、教育为主的考核机制,将安全生产纳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管理方法,通过实操演练、多媒体技术等开展多元化教育模式。同时,负责安全管理人员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细致挖掘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风险及人身财产损失。为了确保园林施工水平,还需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员工技术层面的支持,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2.3优化关键工艺管理布控
        施工管理中对关键技术和工艺开展布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将园林施工内容不断细化,结合施工进度制定每月、每周和每日完成工作量,根据施工难度和主客观因素适当调整,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做好施工环境成本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为建设单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具体优化管理措施包括:(1)对园林工程的相关建设单位开展合理调整和优化,设置部门过程中功能与职责相匹配,独立完成施工任务。(2)引进同行业先进技术管理方案,结合自身发展不断完善管理制度。(3)依法开展各项施工工作,确保建设施工项目有法可依。(4)结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适当开展降噪、降尘等施工作业。
        2.4园林假山因素及植被控制解决方案
        在建设假山主体之前,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假山桩基础建筑材料一般选用10~15cm的松木或杉木桩基。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采用梅花桩式的排列顺序做基桩。中间间隔20cm,木桩基中间使用石块填充,然后放置条石。条石之上放置自然的山石,制作假山形状,构成人工山水形状。混凝土是假山施工的基础材料,是由于混凝土抗压性能较强,同样对于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是现代假山优良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不再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夯土,垫实稳定假山结构后,用水泥砂浆做灌缝处理。
        假山的基础施工流程分为:翻模———预铸———组合———表面灌缝处理,4个阶段。假山景观的根基部分在叠放过程中,注意中层及顶部的技术处理。中层建筑结构占据整体面积的50%以上,在具体叠放施工期间坚持:“透、漏、皱、瘦”的技术施工要点。以便形成奇峰异石、悬崖峭壁、层峦叠嶂、深峡幽谷、泉石洞穴、海岛石礁等景观形象,通过塑石假山石景在园林中再现出来。顶部设计具有观赏价值,在纹理色泽上要尽量一致,突显假山的挺拔与秀美。叠放完山体后取砂浆做表层缝隙处理,等到砂浆稍微干燥之后,使用毛刷将表面层刷干净,已达到整个山体自然、稳固浑然一体的效果[6]。
        在假山整体砌好之后,评估山体整体效果,对于局部位置做着色处理,还可以加入水迹和植物移植,让假山朝气蓬勃。
        根据园林建设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征,选择承受能力较强的植被,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一般不建议采用外来植被物种,多数园林建设者选择本地常见及成活率较高的树种进行种植。根据选择种植的植被种类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无论是花卉还是树木选择适合种植的季节进行栽种,并掌握景观设计要求,调换植被底土,以保障园林内栽种绿植的成活率。
        3结束语
        园林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和烦琐,专业性越来越强,涵盖多方面知识。园林工程涉及需要考虑城市规划以及进行实地考察,一些园林工程的建设还涉及造地形、给排水以及假山等内容,甚至会出现交叉施工。因此,需要加强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园林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增强管理的科学性,以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有效推进园林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鞠涛.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管理过程探析[J].农家参谋,2019(23):85.
        [2]黄翔.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与管理过程探析[J].现代物业,2019(1):251.
        [3]谢志坚.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9(11):114.
        [4]刘小娇.市政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策略研究[J].花卉,2019(18):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