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孙祥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孙祥
[导读] 摘要:在城市园林构建中,绿化植物是比较重要的基本要素,只有绿化植物能够得到有效配置,进而才能够促使城市园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
        身份证号码:32072319900905xxxx
        摘要:在城市园林构建中,绿化植物是比较重要的基本要素,只有绿化植物能够得到有效配置,进而才能够促使城市园林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为了切实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往往首先需要明确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的要求下,借助于恰当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最终优化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效益。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方法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科学规律。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对园林植物要有充分的认识,熟悉它的生态习性,同时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来选择造景植物;这样,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才能做到科学、合理地配置。
        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配置。速生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周期短,短期内就能成形,投资成本低,见效快[2]。慢生树种一般生长慢、周期长,比较珍贵,价格偏高,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为了提高园林造景效果,可以合理搭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条件,达到更好的园林植物配置效果。
        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合理配置。落叶植物一年四季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表现不同的景色。常绿植物四季常绿,可弥补落叶植物冬季景观的不足。为创造季相变化多彩的园林植物景观,可合理配置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
        遵循生态学规律,可以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结构,将乔木、灌木和地被、草坪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稳定的复层结构群落。稳定的植物群落,避免种间竞争,提高人工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抗逆性,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保证城市绿化的生态平衡。
        1.2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它不是简单的植物堆积,也不是乔木、灌木、地被的随意搭配,而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元素,让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园林植物配置时,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选择乡土树种,突出当地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景观效果;在同一个景观作品中利用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季相变化,达到四季观赏到不同的开花植物,四季观赏到不同的植物景物,实现“四季有花花不同,四季有景景不一”的园林植物配置最高境界,提升绿化景观的美感和提高观赏价值。
        1.3经济性原则
        经济、实用、美观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总原则。园林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观赏的部位(如观花、观叶、观果等)不同,观赏效果不同。要掌握不同园林植物的观赏性,进行合理配置,让园林植物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产生最大的景观效益。
        选择乡土树种,因运输距离近,可以大量减少运输成本,因适应当地环境气候,易成活,管理粗放,可以节约大量的养护成本;选择多年生草本植物,达到一年栽植多年受益的效果。这些做法都可以大大降低绿化投资成本和后期养护成本,同时,能够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2.1恰当选择绿化植物
        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用中,绿化植物的恰当选择是前提条件,如果绿化植物自身选择不当,必然会对于后续配置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价值。结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基本要求来看,应该切实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针对绿化植物进行选择需要保障其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无论是城市园林工程项目的水土条件,还是当地气候条件,都需要予以充分考虑,以确保相应绿化植物可以稳定健康生长,避免因为绿化植物难以适应出现大量死亡问题。
        其次,在绿化植物选择时往往还需要充分考虑其生长态势,进而促使其能够在城市园林工程项目美观性方面表现出较强作用价值。因为不同绿化植物的形态以及色彩存在较为明显差异,在栽植后的视觉表现同样也存在明显差异,如此也就需要提前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绿化植物的应用更为协调适宜。

这也就需要绿化植物配置人员不仅仅需要关注绿化植物自身的现有状态,还需要充分考虑其未来生长态势,具备可持续发展眼光,力求城市园林项目具备持久美观效果。当然,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性也需要予以充分考虑,避免在后续长期生长条件下出现相互干扰现象,做好整体协调选择配置。
        最后,绿化植物的恰当选择应该考虑到后续作用价值,让绿化植物可以更好作用于城市园林项目。比如结合当地城市园林工程项目构建的需求,在绿化植物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防风、固土、隔音、吸尘以及有害气体净化等方面的作用表现,以求更好优化整个城市园林工程项目的运营价值,同时凸显绿化植物配置效益。
        2.2结合空间美感进行植物配置
        为了尽量体现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工程技术人员在配置植物时要合理使用空间,达到美观和谐的效果。可以将不同植物混合搭配,提升植物景观的艺术效果。首先,可以对比高低和大小,将植物的形态和层次呈现给人们,为园林景观创造层次和美感。其次,应选取不同类型的植物,避免单一性,否则很可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疲劳或乏味的感觉。再次,在配置植物过程中,应该选择贴合园林主题的植物。在确定好园林的基本主题以后,在确保空间美感和层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质等因素。
        2.3结合区域特征进行植物配置
        我国南北环境差异相对较大,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都有显著的区别。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区域的实际情况。首先,为了确保园林的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尽量避免选用外来物种,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当地的特色植物作为园林的主体。其次,在配置植物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园林的整体绿化情况。再次,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将结构和色彩完美融合,提升观赏性和艺术性。
        2.4结合四季特点进行植物配置
        2.4.1春季植物配置
        春季植物生长旺盛,如果没有在春季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可能出现植物生长混乱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系统考量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确保在空间配置上科学有序,保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繁而不杂。同时需要选择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尽可能避免不同植物的花期重叠,造成同时开花和同时凋谢,影响园林绿化的美观性。
        2.4.2夏季植物配置
        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如果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缺少合理性,会使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夏季配置植物应该以降温和遮阳为目的,尤其是遮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和生活体验。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树冠厚度和树木高度,尽可能选取一些枝繁叶茂、树冠密实的植物。这些植物光合作用效应相对明显,可以大量吸收城市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降低温室效应和保护环境。
        2.4.3秋季植物配置
        大多数植物的绿叶在进入秋季后逐渐变为黄色,并且会慢慢脱落。因此要尽可能避免出现大面积树叶颜色不一和大面积凋零的现象,否则会影响城市园林的美感。
        2.4.4冬季植物配置
        冬季气温最低,大部分植物的叶片脱落,对园林整体的观赏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时要选择一年四季常绿并耐寒的植物来配置园林。通常情况下,冬季选择梅花、松树和柏树等较为常见的绿植进行合理配置,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3结束语
        在布置园林过程中,应该做到远近分明、高低相间,从而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还应该因地制宜配置当地的特色植物,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积累经验,学习国内外优秀园林的绿化设置方案,有效促进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史红亮.刍议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7):396.
        [2]罗镜,杨冰,王克,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现代园艺,2018(22):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